成本走高的背景下,光明乳业面临增收不增利局面。虽然光明乳业将其业绩增收不增利归因于原材料成本和饲料成本的上升,但在成本之外,前有伊利、蒙牛等“老将守城”,后有新希望等“新兵追击”的市场竞争态势也让光明乳业有着不小的压力。

毛利率下滑

3月28日晚间,光明乳业发布的2021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全年营收292.06亿元,同比增长15.59%;净利润为5.92亿元,同比下滑2.5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取得4.33亿元,同比减少6.5%。

从财报来看,光明乳业呈现营收增长但净利下滑的趋势与其营业成本大幅增加不无关系。数据显示,2021年,光明乳业总营业成本为238.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08%。其中,乳制品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1.56%至205.59亿元;牧业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5.49%至22.23亿元。

营业成本上升导致其盈利能力下降在毛利率数据上也有所体现。2021年,光明乳业的乳制品毛利率同比下降3.7%至19.63%;牧业毛利率为2.92%,同比减少了3.77%。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光明乳业的液态奶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3.57%至27.15%;其他乳制品的毛利率同比下降5.32%至4.47%。

对于业绩表现中成本增加、利润缩水的原因,光明乳业在公告中将其归因于原材料成本和饲料成本的上升。为进一步了解光明乳业业绩以及未来发展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但该相关负责人仅表示,“相关内容以光明乳业的公告为准”。

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之外,光明乳业的海外业务也难言乐观。财报数据显示,光明乳业下属子公司新西兰新莱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43亿元,同比增长6.68%,当期亏损0.4亿元。对此,光明乳业在公告中解释,“新西兰原奶价格的大幅上涨、海运运力不足造成的出货量减少、国际海运成本大幅上调、关键客户跨境销售渠道受到疫情影响等原因使新西兰新莱特面临暂时性的外部挑战”。

资料显示,新西兰新莱特主要从事工业奶粉、婴儿奶粉、奶酪、液态奶生产和销售,产品于新西兰及世界各地销售。公告显示,为改善业绩,产品结构方面,新西兰新莱特加大了对奶酪业务和奶粉业务发展,推出了环保概念的新鲜液态奶和常温稀奶油等产品;组织架构方面,新西兰新莱特执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结构优化,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前后夹击

从数据来看,成本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对光明乳业业绩造成影响,但成本之外,乳制品行业前有伊利、蒙牛等“老将守城”,后有新希望等“新兵追击”的市场竞争态势也让光明乳业有着不小的压力。

“除了一般经营性成本上涨外,消费需求增长有限而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光明乳业在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包括促销、营销等方面的竞争成本。”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光明乳业主要聚焦低温奶业务,常温奶和奶粉业务薄弱,整个产品线与蒙牛、伊利差距较大。低温奶市场受区域半径限制,短时间内很难大规模扩张,随着巨头伊利、蒙牛入局,各区域乳企群雄割据,光明乳业的低温奶市场增长空间很难更进一步。

从市场份额来看,光明乳业仍为“低温奶龙头”,但市占率与伊利、蒙牛的差距越来越小。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光明乳业在低温奶市场占有率15%,暂列第一。而伊利低温奶业务市占率为14.8%,蒙牛市占率为11.2%。作为新生品牌,新乳业在低温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

面对“前后夹击”的市场竞争,光明乳业欲借资本市场开启全国性战略扩张。光明乳业2021年3月底发布的2021-2025年战略规划提出,“将积极运用资本手段,加快全国布局,构建行业竞争新格局。与此同时,加快长三角等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的优质奶源基地和优势区域市场”。

随后,光明乳业便紧锣密鼓开启其全国化扩张布局。对外投资方面,2021年3月,光明乳业完成收购上海鼎瀛农业、大丰鼎盛农业100%股权;2021年10月,光明乳业以6.12亿元收购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2021年12月,光明乳业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1.54亿股,募资19.3亿元,其中13.55亿元用于牧场建设,5.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光明乳业目前面对的市场环境与此前相比发生较大变化,除全国性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巩固,其他区域性乳企也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削弱了光明乳业的先发优势,让光明乳业此时进行的全国性扩张压力更大。”沈萌表示,低温奶的市场布局需要有更坚实的牧场资源支撑,因为低温奶产品有一定生产销售半径,但光明乳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牧场布局,尚不能更好地支撑起全国低温奶扩张战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