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零售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百果园冲刺上市,但在IPO前夜被食品安全问题砸中。5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针对“百果园个别门店用变质水果做果切一事 ”发声称,近年来很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都与加盟店相关。品牌不能只一味追求扩张速度,而疏于对加盟店的管理和监督。

以高端水果打开市场的百果园,被爆出销售变质、隔夜水果,登上舆论热搜榜。事实上,这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百果园奔在上市路上,大量扩张的加盟店也为“今天”的食品安全埋下隐患。而损耗高、低利润的水果超市行业,留给百果园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少?

凌晨致歉

“苹果发霉了,要不要挑出来?”当卧底博主问及发霉果子时,百果园一家门店的店员说了两遍“不挑”“放在那吧”。

不仅如此,对于隔夜水果,涉事百果园门店的工作人员称,“卖隔夜的(水果)会被罚款,去总部培训时就说没有(隔夜瓜)”。

以上述门店销售隔夜水果为例,百果园总部明确规定,对新鲜程度要求高的水果不能隔夜销售。对于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5月7日凌晨百果园通过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涉事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水果、故意躲避总部检查等相关问题。目前,已责令加盟商对涉事门店员工进行停职再教育,期间对门店经营规范再学习,考核通过后可上岗。

上述食品安全事件并非个例,百果园早已面临口碑危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称,在百果园上海康健路店购买的盒装丑橘发生变质。另外,百果园部分门店也曾发生消费者买到发霉椰子、长毛草莓的情况。

然而,百果园以高端水果定位起家,“价高”是百果园水果的标签之一。一粒奇异果售价15.9元,一斤绿玉黄瓜售价16.9元等,都在呼应着百果园商品“贵”的主题。消费者奔着花钱买个高品质与省心,但不见得每次都尽如人意。

加盟隐患

在百果园的致歉声明中,问题的指向落在加盟店。值得关注的是,相对直营店,加盟店的管理相对松懈。同时,加盟店的成本、盈亏全部由其自行承担。

2002年,百果园在深圳开设首家门店。此后20年间,百果园通过加盟模式迅速扩张。根据百果园提交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共有5351家门店,其中约99.72%为加盟店,自营店仅15家。而在众多加盟门店中,4382家为自行管理,只有954家为委托管理。

为此,上海市消保委点名百果园时表示,近年来很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都与加盟店相关,品牌不能只一味追求扩张速度,而疏于对加盟店的管理和监督。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情权,门店是否属于加盟店是涉及商品与服务质量的重要信息,品牌方有义务向消费者明示。

实际上,加盟店是百果园的重要营收来源。招股书显示,百果园加盟店的收入从2019年的76.87亿元增至2021年的81.25亿元。同时,百果园也有着不同于其他连锁的加盟模式。根据百果园加盟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加盟店店长、片区经理与大区经理的出资比例分别为80%、17%与3%。在此基础上,百果园总部本身并不出资、不占股,店长承担起更多的运营费用。这意味着,不卖隔夜水果导致的大部分亏损将由店长承担。利益的“对立”,让加盟商在执行高标准经营时,有了打折的可能性。

或许店长受困于生鲜折损的高风险,为此次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果切商品本身单价高,过期水果、烂果再利用也不易被发现,这让其与百果园深陷此次舆论漩涡。

对于未来如何加强加盟商的监管,百果园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鉴于水果生鲜行业的特殊性,为确保顾客满意,百果园早已建立“三无退货”机制,即消费者只要主观觉得水果“不好吃”就可无小票、无实物、无理由退换货。

然而,这项“美好”的规定在线下实践中却是失控的。北京商报记者在黑猫投诉检索关于百果园“三无退货”时,共有200多条投诉信息,多为“三无退货”未按规定履行承诺等。

盈利困局

售价与品质间的失衡,让百果园多少有些尴尬。水果商品的高端定位更多面对小众客群,这让百果园的众多门店也面临盈利困境。与此同时,线上依旧为百果园的经营痛点。财报显示,2019-2021年百果园线上渠道毛利率分别为2.8%、-4.9%、-0.3%。

在销售水果外,百果园还扩充肉禽蛋品、蔬菜海鲜、粮油酒饮等类目,配送时效为次日达。在冲击上市关键期,百果园需要谋求更多增长极。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表示,此次百果园谋求上市面临很大压力,单一水果品类的零售商目前来看前景并不广阔。百果园如果成功上市,对于单一品类的零售商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同时也会加剧水果品类的竞争,对于生鲜市场来说短期影响较小。

庄帅认为,百果园需要持续投入进行产品标准化管理,提升品质、降低损耗、提高性价比。

对于百果园的庞大加盟体系,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表示,对于加盟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应培养试点门店并以此制定奖惩机制。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问题后的惩罚力度,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市场主体也应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还要增加抽检的概率,为食品安全把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