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价三周后,临近年关的硅片报价出现止跌迹象。

1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本周硅片价格,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价格区间在3.6元-3.9元/片,成交均价提升至3.77元/片,周环比涨幅为0.8%;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4.8元-5.1元/片,成交均价提升至4.94元/片,周环比涨幅为0.82%。


(相关资料图)

上周,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今年发布的首个单晶硅片周评数据中,M10和G12价格分别大跌17.4%和25.3%。

硅业分会表示,本周硅片价格止跌回升,主要原因是一线企业率先上调报价,目前已有三家企业调整报价。

供给方面,硅片企业开工率有计划回升。硅业分会称,本周一家一线企业小幅上调开工率,专业化企业也计划不同程度地上调开工率。主要因产业链价格止跌趋势明显,企业累计库存消化殆尽。

该协会认为,按生产周期推移前的原材料成本计算,拉晶环节仍维持小幅利润,企业承受跌价损失的能力取决于对非硅成本的控制。短期内上下游博弈情况比较明显,部分企业仍选择观望。

需求方面,硅片下游电池片报价在0.82-0.85元/W之间,环比上涨2.5%,电池企业开工率本周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需求有所好转;下游组件前期订单的执行价仍在1.6元/W以上,部分散单跌破至1.5元/W。

硅业分会表示,组件单瓦净利润仍丰厚,全产业链价格止跌企稳,有望推动终端需求的爆发。

同日,另一行业机构PV InfoLink发布的硅片报价则仍呈下跌状态。150μm厚度中,182尺寸硅片价格区间为3.6-3.9元/片,均价3.7元/片,周环比跌幅5.1%;210尺寸硅片价格区间为4.5元-4.7元/片,均价4.6元/片,周环比跌幅8%。但跌幅均小于上周。

与硅业分会相比,PV InfoLink两种硅片的报价略低。其中,182mm每片均价低0.07元,210mm每片均价低0.34元。

作为硅片的上游,硅料环节最新报价仍在下跌,但跌幅也有所收窄。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6.16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9.3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5.92万元/吨,周环比跌幅为9.65%。

PV InfoLink在价格评析中指出,硅片价格无序下跌的混乱过程已渐止,价格范围暂时趋稳。春节假期即将来临,生产制造环节面临最后一周的备货窗口期,在电池环节整体稼动平稳的背景下,硅片的刚性需求仍具有相当规模。

该机构指出,目前硅片的签单出货得到好转,且硅片环节整体库存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预计春节假期之前硅片价格下跌动力不足,主体以持稳为主。

由此可见,此波价格企稳,主要受益于需求支撑。但长期看,硅片环节面临日趋严峻的有效产能过剩问题。

中信证券统计中国TOP15硅片企业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新增硅片产能226.5 GW,累计达559.11 GW。

CPIA预测,同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约230 GW,按照1:1.2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为276 GW.即使考虑有产线停检修、爬坡等因素,产能也已过剩。

然而,扩产仍在继续。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2年宣布规划建设的硅片、硅棒产能至少达700 GW。

022年宣布规划建设的硅片、硅棒项目统计。数据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内容整理制图:马悦然

SMM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约350 GW,同比增长40%左右,国内硅料及硅片产能将分别达到244万吨、780GW,同比增长125%、41%。

根据供需关系看,考虑容配比及各环节损耗,2023年光伏行业对硅料需求量约115万吨,对硅片需求量约437 GW。

由此计算,硅料的产能利用率仅超47%;硅片产能利用率为56%。

中信期货也认为,鉴于2023年全球硅片严重过剩,预计硅片价格重心将逐步下移。

引发企业频频扩产的重要原因是,光伏需求向好。

2020年9月,中国正式开启“双碳”元年,光伏和风电作为清洁能源主力军,得到大力发展。去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 GW,累计突破3亿千瓦。去年1-11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65.71 GW,已超过2021年全年。

在最新召开的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设立目标,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左右。两者累计装机达9.2亿千瓦,其中新增装机装机将达1.6亿千瓦,同比增长超33%。

中国光伏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约合311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成熟、产能最大的光伏制造产业。需求刺激下,光伏企业拥有产能扩张的动力。

对于新玩家而言,硅片环节的技术壁垒不高,产能投产时间较短,平均一年左右,因此更容易进入。硅料则略长,从产能爬坡到最终满产可能要2-3年,且硅料和电池均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下游组件企业为避免受到中上游制约,也在积极布局往上游布局硅片。隆基绿能(601012.SH)去年两度宣布扩产硅片项目,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等企业也在硅片环节有所动作。

浙商证券认为,硅片行业价格下跌是历史趋势,光伏行业逐渐摆脱补贴、变成平价上网之后,需求会真正爆发。核心关注在于,头部厂商因拥有更优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更强的融资能力,在行业的下行期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该机构同时表示,过剩背景下,大尺寸产能仍紧缺。CPIA预计,2022年大尺寸需求占比将达90%,占市场主流。

硅业分会表示,在晶硅光伏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硅片向大尺寸化发展,M6单晶硅片已经转向定制化需求,产品不再具有代表性,因此安泰科决定自本周起暂停M6单晶硅片的报价。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