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盒监管”来了,汽车自动驾驶迎来重大利好!

市场监管总局4月1日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所谓沙盒监管(sandbox),指先要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并由监管部门对运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以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并作出最终的评价。

专家指出,“沙盒监管”将利好国内企业在汽车自动驾驶的尝试,有助于相关公司在智能网联这一汽车变革下半场里增强竞争力。

更早地将前沿技术

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当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快融合发展,传统安全问题与新型安全问题叠加,汽车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为更好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完善汽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安全监管方式,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拟在汽车安全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

根据《通告》,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坚守产品安全底线,采用目录清单制,在部分车型、部分地区试行开展,确保制度适度、安全、可控。沙盒监管的对象是在车辆中使用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或实现各级别自动驾驶、远程升级等新功能新模式。涉及的车辆须通过《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等市场准入条件,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经营性机动车应当符合营运安全相关标准。

根据《通告》,申请进入沙盒监管的前沿技术或新功能新模式,以现有的科学认知难以预见其潜在风险。申请进入沙盒监管的企业,包括相关汽车整车、零部件、互联网科技、数据服务、网络运营、软件与系统供应等,需要主动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共同对未知风险进行研究和评估,且具备必要的测试和应急处置资源。

市场监管总局将搭建汽车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云平台,对进入沙盒监管的前沿技术或新功能新模式,采取企业自律、信息公开、公众监督、行政指导、质量服务等多元化管理,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沙盒监管周期内,企业发生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行为的,不免除相关责任。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倡导最佳安全设计实践。

利好自动驾驶在真实应用场景的推广

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对上证报记者分析说,此次新《通告》对中国汽车产业很重要,对汽车前沿技术的支持是很有必要,“利好汽车智能网联相关公司”。

梅松林指出,“沙盒监管”尤其利好当前发展仍受挑战的一些前沿技术,特别是L3级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沙盒监管”为技术的先试先行开辟了新通道,有利于前沿技术的实践验证和快速落地,让相关产业链公司敢于开垦技术领域的“试验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国多地频频试水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

2021年11月25日,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正式启动,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其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0平方公里范围,投入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除了北京,目前,上海、广州、长沙等多地也已经局部开放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捕捉自动驾驶行业的先机。其中,上海现在在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53条,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江苏无锡常态化运营3条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广州启动智能网联汽车与人类驾驶汽车混行试点。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上市公司都纷纷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加大投入。

“在测试区里开是一回事,在真实的市内道路上开又是另一回事,两者在道路和交通环境上相差巨大。”梅松林认为,前几年虽然也有不少自动驾驶的探索,但是只局限在自动驾驶测试区,而不是真实的使用环境,近期自动驾驶在一些地方的真实使用环境开展是跨越式的尝试,“沙盒监管”是在国家监管层面对这些尝试的支持。“有据可循,有法可依,汽车公司未来可以勇于参与其中了。”集度汽车有关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表示,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全球汽车品牌竞争的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则是下半场;中国汽车行业在上半场取得较大进展,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近程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边缘计算、车路协同等新技术新方向都有望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