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以下简称“中信金控”)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自2020年11月金融控股公司进入监管时代后,金控牌照迎来“准入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拿到设立许可的两家公司外,还有三家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已获得央行受理。

首批牌照落地

两家金融控股公司获监管许可设立。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日前,已批准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根据央行此前公告显示,2021年5月28日,央行受理了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同年8月23日,央行受理北京金控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

根据此前申请受理公告显示,中信金控的发起人或主要股东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据天眼查显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为中信股份全资子公司,而中信股份由中信集团发起设立。中信集团官网显示,中信集团旗下有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其中综合金融板块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设证券、中信信托和中信保诚等子公司。

北京金控则于2018年10月正式注册成立,由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100%控股,是央行此前确定的全国5家金控公司模拟监管试点机构之一,旗下拥有北京农商银行、中信建投证券等持牌金融公司。

在获得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后,相关机构方面也纷纷表态,将按照监管要求推进公司规范稳健运营。

中信集团表示,将全力推动中信金控的稳健运营,构建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架构和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丰富和完善金融服务。

北京金控表示,将在落实监管要求上强化担当,在牌照布局优化上率先探索,促进金控公司规范运营、蓬勃发展。

“两家金控公司,根据各自业务结构的不同,采用了两种不同模式。”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指出,中信集团产业众多,金融机构只是集团业务的一部分,因此筹建一家新公司来申请金控牌照;北京金控本身主要是金融资产,整体符合金控监管办法的要求,因此直接用集团公司来申请金控牌照。两种模式也为后续其他金控公司的设立提供了两种可选样本。

谈及两家金融控股公司获监管许可设立的意义,于百程认为,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获准设立,标志着金控公司相关监管办法落地后新型金融控股公司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意味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金控监管层面更进一步,牌照监管套利、实业与金融的风险交叉等问题会得到改善。

央行在公告中也提到,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将依法依规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三家公司候场

所谓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拥有实质控制权,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较快,但一些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是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业扩张,存在监管真空,风险不断累积和暴露。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在2020年9月发布了《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央行也同步颁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准入管理和持续监管。按要求,已具备设立情形且拟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机构,应当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后(即2020年11月1日)的12个月内向央行提出设立申请,经批准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金控牌照管理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分水岭,让金融控股公司更加规范地开展金融业务,防止和其他业务的交叉嵌套,强化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穿透性监管。

在金控牌照实行“准入制”之后,陆续有公司向央行提交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外,还有三家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获得央行受理,等待央行发放“许可证”。2022年1月29日,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获得央行受理;2021年12月31日,央行受理了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许可申请;而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申请早在2021年6月就已被央行受理。

谈及后续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获批的趋势,于百程认为,在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获准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之后,其他公司的申请和设立也将提上日程,特别是非金融企业集团设立金控公司会更受关注。接下来能看到,不符合要求的金融控股公司将进行股权整合,业务剥离和整改,直到达标获取许可,部分难以持续经营的,严重危害金融秩序的金融控股公司将依法退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金控牌照管理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入场券,是相关主体依规展业的核心,是“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后续,一方面将有更多集团主体申请金控牌照;另一方面,更多机构也会对标监管要求,梳理自身的金融业务架构来提前准备股权、组织等方面的搭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