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其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且具有多重生态功能的红树林,则因其极高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成为湿地修复的重中之重。
广州地处南岭山地向珠江口的过渡地带,“山海交接,三江汇流”,蜿蜒密布的河涌水网和咸淡水交汇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其中红树林面积约300公顷,主要分布于南沙区和番禺区。2019年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先后在南沙湿地、虎门大桥北侧(广州段)、海鸥岛东侧海岸等地,新营造红树林17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面积53公顷。
(相关资料图)
多位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州海岸区域咸淡水交接的河口生态系统造就了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沿岸带状分布,适应的植物种类观赏性也更高,系统性的修复营造后不仅能为广州打造富有特色的海岸带景观,更有助于形成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稳定生态系统,带来可持续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超大城市的红树林湿地“变形计”
然而,作为海岸带“天然卫士”、鸟类与底栖生物栖息地的红树林,美丽又脆弱。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们承受着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压力,潮汐让它们极度开放,能有效减弱台风和风暴潮的影响,却也因此极易受伤。上世纪以来,由于近海养殖开发以及海岸带经济活动的增加,围海造田加剧,全球许多地区的红树林正在消失。据了解,全球红树林以每年1%的速率毁损凋零,“抢救”红树林迫在眉睫。
2022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红树林规模增加、质量提升。
根据国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广东省营造和修复红树林的面积为全国最大,2500公顷的修复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则进一步要求,广州市在2025年完成营造修复红树林203公顷的目标。
守护脆弱的红树林不易,在超大规模城市营造修复红树林更是一项巨大挑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教授辛琨告诉记者,由于修复的迫切性强、需求大,以及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中国的红树林修复营造能力和水平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因此技术并不是左右广州等城市进行红树林修复的主要因素。
问题在于如何平衡经济活动需求与生态发展空间。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会长林立向记者表示,与被誉为“红树林之都”的湛江不同,广州属于河口生态系统,其红树林生长于咸淡水交接之处,植物种类的耐盐度和分布形态都有差异,且以点状的碎片式分布为主,再加上广州经济较为发达,人类活动密度高、范围大,客观上缺乏进行大规模大面积营造的条件,“因此修复计划要更为科学而精细”。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一场红树林湿地“变形计”并没有急风骤雨式地全面铺开,而是以南沙湿地、虎门大桥北侧(广州段)、番禺海鸥岛东侧海岸三个园区为典型样本,精雕细琢式地完成滨海生态修复项目,包括创新采用不易遮挡海岸线景观、不影响附近其他物种生长的本地真红树树种,替代以往种植生长速度快但容易影响原有生态系统的引进种(无瓣海桑)等等。
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属性,也让超大城市的红树林营造修复增添了更多变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红树林湿地是海洋与陆地的过渡地带,尤其在珠江口泄洪区,哪怕只是一片小小的海滩也涉及海洋、水利、海事、航道等多部门的管辖,因此“提前统筹协调各部门避免相互掣肘,成为项目实施的关键”。
残破海滩变身“黄金海岸带”
走进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左手边玉屑银末般的海滩,右手边望去便是占地0.49公顷的新种红树林:一公里长的修复岸线边上,红树林间树影婆娑,虾蟹觅食,群鸟翔集。看到此番场景,任何一位新观光客都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堆满各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残破景象,而今已成为风光旖旎、可供市民休闲娱乐、鱼鸟觅食的“黄金海岸带”。
一位当地居民表示“这一段海岸线变化很大,从前乱糟糟的,沙滩堆满建筑垃圾和海漂垃圾,整治修复后变成非常好的亲水空间,我们都没想到原来南沙有这么一个美的地方……”
位于番禺的海鸥岛也实现了完美“变身”。由于河口上游生活生产活动频繁,这片海岸带的生态功能受到较大影响。项目竣工后,修复的海岸线总长近4公里,不仅修复现有红树林面积6.78公顷,还同时新种红树林面积6.41公顷,有效恢复红树林物种多样性,强化海鸥岛东部岸线生态安全、提升岸线防灾减灾能力,成为广州市单项目修复面积最大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通过海鸥岛新建的4条红树林管养通道以及红树林生态功能介绍科普展示广场,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新种植的红树林。他透露,项目修复重新开放后,“海鸥岛东侧岸线游客明显增多”。
除了休闲观光等社会效益之外,辛琨特别提到,红树林修复营造的生态价值也应重点关注,“位于南沙、番禺的红树林湿地紧邻城市城区地带,不仅能够吸引大量鸟类,还为大量的底栖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有效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根据2021-2022年“南沙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数据,修复营造后,全区内共勘察到红树植物共9科10属11种,红树林大型底栖生物38种,湿地鸟类45种,其中广东省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调查结果显示,红树林综合整治修复项目有效改造了岸坡生境,修复了红树林滨海湿地,控制和清除了外来入侵种以及优化鸟类栖息地。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品质提升抓绿化,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围绕结构优化抓“双碳”,让广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海湿地以红树林的修复与营造为抓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修复原则,不仅能有效提升海岸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减灾能力,美化岸线景观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人居环境幸福感,为海岸线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示范,让广州海滨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助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生态资源价值化前景几何?
林立表示,接下来他与团队将探索通过“红树林博物馆”等模式在广州打造兼具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恢复产品与服务,既满足景区的开发需求与大众科普要求,又能进行生态修复,可引入旅游等相关产业进行联合运营,“通过生态修复让土地增值,撬动社会资本”。
除了延伸开发滨海旅游资源以外,在红树林生态资源的价值化层面,从国家到地方均已有探索,并通过政策文件确定了对进行海岸生态修复和红树林种植的主体提供补贴或奖励,以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红树林修复营造。据了解,红树林营造修复奖励机制也不断完善,目前对于符合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认定的,国家和省分别给予红树林造林面积的40%和10%,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辛琨认为,目前相关的指标奖励政策仅出台两年,关于参与的具体方式、利益划分方式各方仍在摸索和磨合过程中,在有更多成熟的案例出现后,自然而然会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市场主体投资红树林修复营造。
她还提出,红树林的“蓝碳”价值巨大,海岸带蓝碳碳汇若能纳入碳交易将有效促进企业关注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但目前广州新修复的红树林规模较小,推向碳汇市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才能更好地将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更直接的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