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下称《适应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适应和减缓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

我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左右。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将日益严重。

为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13年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积极探索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在国际社会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和示范效应,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

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以及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

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副研究员周泽宇分析称,适应和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增加碳汇,适应强调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风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国每年投资需求

约在130亿元至6000亿元左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徐华清表示,《适应战略2035》将重点领域划分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两个维度,并增加城乡人居环境及金融、能源、旅游、交通等敏感二三产业作为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领域适应能力。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并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提出全国八大区域和五个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构建了多层次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

在财政金融支撑方面,《适应战略2035》明确,构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体系。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资金投放。引导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资气候适应项目建设。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推动金融体系对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

同时,鼓励发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巨灾保险、重点领域气候风险保险等创新型产品,发挥金融市场提供适应气候变化资金的积极作用。完善多元化资金支持适应气候变化机制,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基金等市场资源,争取国际资金及双边或多边合作的贷款和赠款,投资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开展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至2030年,中国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适应目标的资金需求约为24万亿元,年均约为1.6万亿元。不过,目前中国获得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资金支持规模不足,获得的国际资金也主要投入减缓领域,缺少对适应项目的有力支持,中国适应性资金缺口依旧巨大。

业内专家张建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左右。假设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倍,参考国内气象投入产出比平均1:69,而全球通用“环境投入产出比1:1-1.5”,估计我国平均每年适应气候变化的投资需求在130亿元至6000亿元左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