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制造——宁洱纯手工银器美名扬
普洱府地域大象也是朝贡之品。据清《逸周书》记载,早在夏商时代,古属古产里的普洱府,就开始进贡“象和矩狗”。这条通往中原的官马大道(茶马古道),人们也习惯称之为“贡象道”。茶马古道的起点,于2007年被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文化厅和茶马古道研究会确定在古普洱府城宁洱。
茶马古道
宁洱县民族手工传承人向彦铭(汤师傅),收集了大量的普洱府域文化资料,把普洱茶文化、地方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用古普洱府城传统的纯手工制银方式进行制作,展现他的创作目的。
向彦铭,现年31岁,是古普洱府城宁洱“汤师傅”品牌银器创建人,普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器制作传承人,他师承原普洱民族五金厂制银师傅,是改制后的普洱民族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玲的儿子,古普洱府城黄竹溪先生的古普洱府城黄派第六代传承弟子。
向彦铭应邀参加上海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的展会
他以纯手工设计制作的《吉祥宝象》(简称《祥壶》)银茶壶,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民族工艺品博览会上,被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十二届“工美杯”银奖。
获奖证书
向彦铭介绍说,大象是傣族的吉祥物,也是滇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吉祥物。据传,远古的普洱府地域,两个部落纷争战乱,正在两边剑拔弩张之时,一头白象带着象群闯进战场,隔开了交战的双方,并在那里驻扎下来,时间一长,两个部落慢慢恢复了生产,怨气逐渐消散,歇战后那一年起,两个部落庄稼丰收,日子也过得平和而安详,这种甜蜜的生活好像才是人们需要的样子。渐渐地,人们的心中,象成了除恶、丰收和平安的化身。这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开启了向彦铭的创作之源。
祥壶
他接着介绍说,银壶用一块完整的银设计制作而成,外形是憨厚富态的亚洲象,看起 来栩栩如生;以银器自然的银白色,凸显出白色的神象;象身上,铺一块傣族装扮神象的傣锦,锦上花朵的富丽吉祥,尽显雍容华贵;壶盖设计,则是象背驮着的花瓶,整个设计寓义贯通了富贵、吉祥和平安。同时,一把赋予普洱府地域文化的银茶壶,把普洱茶和银器养身特点融在一起,诠释古普洱府城一段品饮普洱茶的高雅茶俗。
“汤师傅”银饰
近年来,向彦铭在认真传承古普洱府城制银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银器制作技艺,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思路,创作地方民族民俗产品,弘扬地方文化。由他设计制作的《聚壶》获2018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艺术节暨手工艺大师精品展”金奖;《菊花项链》获云南省第十一届工艺美术“工美杯”银奖;等等。
“汤师傅”手工银饰店
宁洱的马家银也是著名的手工银饰店,是家族传承手艺,早在80年代就由爷爷,奶奶,父亲开始经营研究手工錾刻银饰这个工艺。
店主马寅龙自幼亲人的指导下研习錾刻工艺。2015年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马家银手工银饰店,传统手工技艺不仅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民族、民俗、科技、艺术等多方面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无论从弘扬民族服饰文化,还是从满足现代人追求时尚、高雅华贵及个性化文化消费趋势看,都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不愧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宝藏。宁洱马家银饰品的制作过程须经过:GB1(国际标准一号银 含银量99.99%)—熔炼—锻打—压片—打磨—绘画錾刻—焊接—梅洗—抛光—检验人库等多道工序,并根据广大顾客的需求订制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银饰。
工业化的大规模复制。流水生产,让饰品失去了灵魂 而马家银守护着有态度,有温度 有力度的饰品,可以现代,可以传统,银本身不贵,贵在匠人的工 其时间是不可预算的,定制专属你个性的饰品,马家银传统手工银饰, 我们就在这里!
未来,宁洱纯手工银壶等银制手工艺品必将在向彦铭、马寅龙等新生代艺术家手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