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6日电(马慜)“五一”假期后,近两日,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相继发布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公告。3家股份行对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均有下调,其中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最大,均已降至3%以内,有银行下调幅度高达30个基点。
(资料图片)
定存告别“3%时代”
总体来看,前述3家股份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至0.25%;定期存款中,1年期、2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均下降至1.85%、2.40%和2.95%。其中,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
以渤海银行为例,3个月、半年、1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1.33%、1.59%、1.85%;2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至2.40%、2.95%;3年期整存整取由3.25%调整为2.95%,下调30个基点。此外,渤海银行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1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下调10个基点,分别为1.33%、1.59%、1.85%;通知存款利率未变,1天、7天利率为0.55%、1.10%。
记者梳理国有大行、股份行的存款挂牌利率发现,经过多轮下调,商业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已降至3%以下。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主要是为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存款是银行主要的负债来源,中长期存款利率相对更高,去年以来居民大规模增加定期存款,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银行主要降低了中长期存款利率。”他解释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不过,考虑到存款利率目前已处于较低水平,以及随着宏观经济回复、融资需求上升,未来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稳住净息差
事实上,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已历经多轮下调。全国性银行已分别于去年4月、9月两次下调存款利率,今年4月,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的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补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银行接连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主要是在稳定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的同时,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主动管理负债,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适度下调整定期存款利率,有助于降低存款定期化,缓解负债成本压力,稳住净息差。
然而,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在持续。据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了17个基点,为历史最低。2023年一季报显示,A股上市银行中,除了青岛银行净息差提升、常熟银行净息差与年初持平,其余40家银行的净息差均有所下滑。
净息差下行直接拖累银行盈利水平。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对比来看,202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5.4%。国信证券表示,受LPR报价下行、信贷需求低迷、存款成本刚性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持续回落,拖累营收以及净利润增速。其中2023年一季度在高基数影响下,净息差的不利影响尤为显著。
不过,业内人士预计,净息差有望见底回升。平安证券表示,近期来看,资产负债两端均出现一些积极因素,年初以来新发放贷款定价呈现企稳态势,存款利率下调红利仍在持续。银行业息差进入底部区间,后续收窄压力有望缓释。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