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受到行业震荡影响,房企品牌价值出现下滑。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品牌房企品牌价值同比下滑9.7%,超3成企业品牌价值受损。

不过,在房地产此轮调整中,有着国资背景的房企品牌价值远高于行业均值。同时,多家房企开始发力代建等轻资产业务模式,帮助企业品牌价值回归。


(资料图片)

房企品牌价值缩水

近两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房企品牌价值出现缩水。当前,房企的品牌究竟还值多少钱?9月15日,在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主办的“2022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上,中指研究院发布了《2022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

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品牌企业品牌价值均值为430.8亿元,同比下降9.7%;区域品牌企业均值为64.1亿元,同比下降2.1%。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说:“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超3成企业品牌受损,给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民营房企。民营房企品牌受损原因在于,债务违约失去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信任,而项目停工则失去了消费者和政府信任,业绩和利润锐减导致了投资者不信任。”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当前,房企信用尚未恢复,多项重要指标处于下滑状态。销售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前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0%,销售额同比下降27.9%。

此外,由于信用尚未恢复,房企的融资情况也略显艰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8月份,房地产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0%。可以看出,由于品牌价值下降以及信用不足导致的连锁反应已出现,且民营房企受影响更重。

央企、国企表现突出

不过,在深度调整期中,房地产行业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其中,行业领导公司品牌中海地产、保利发展、万科、绿城、招商蛇口和碧桂园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493亿元、1468亿元、1387亿元、1053亿元、1035亿元和956亿元,远超行业品牌价值均值,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可以看出,在市场洗牌的过程中,央企、国企及品牌房企表现突出。那么,为何有着国资背景的房企更受市场关注?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央企、国企主要从政府背书、产品、稳健经营三部分来提升品牌的传播度。国资房企在“保交楼”方面表现优异,且近两年不断升级产品品质及战略体系,并延伸服务边界。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9月15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过去20年的发展过程中,央企、国企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地位一段时间内不断弱化。但是,近期,大中型央企、国企通过强化产品、优化服务发挥了领军作用,并同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此次洗牌过程中,地方房企塑造了责任企业品牌形象。具体来看,凭借多年的区域深耕经验和品牌优势,托底地方土地市场,合作开发打开局面,通过稳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拓展轻资产成风潮

在房地产行业告别“黄金时代”之后,房企也开始积极寻找新方向,拓宽营收渠道。《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品牌企业在轻资产领域迎来快速发展,以产品、品牌、管理为输出要素的代建业务正在加速发展,其帮助房企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效益。

数据显示,2021年,代建企业代建项目新签约建筑面积为9951万平米,较2020年增长18.6%,且近三年新签项目建筑面积增速均值为17.2%,明显高于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目前,有约40家企业参与房地产代建,头部企业几乎全部开拓了房地产代建业务。

在发力代建业务的过程中,房企致力于升级代建标准化以及拓展代建服务范围。同时,品牌房企也通过持续完善产品,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加强在商业、住房租赁、养老、产业新城等领域的品牌建设。

那么,依靠以上种种,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是否有机会逆风翻盘?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认为,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房地产依然有发展空间,未来5年房地产市场额潜在需求规模仍然很大。虽然行业增速处于低位,但年均约12亿平米的商品住房潜在需求总量仍是高位。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