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逾万亿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即将迎来统一标准。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获悉,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同意,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下称“绿标委”)拟于近期向市场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下称“原则”),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公司债等多个绿债品种将同步使用该原则。


【资料图】

据悉,该原则将充分尊重国际通行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债券的四项核心要素,提出了对绿色债券发行人和相关机构的基本要求,持续推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标准统一并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趋同。

业内人士表示,除企业债以外,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实现统一,标志着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标准正式建立,彰显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

绿债市场仍存在两大困局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呈蓬勃之势。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发行贴标的绿色债券及绿色资产支持证券256只,规模4006.36亿元,同比增长64%,存续规模1.42万亿元,位居全球前列。

从各市场发行情况来看,上半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1287.97亿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1685.19亿元;绿色公司债券发行893.4亿元,绿色企业债券发行139.8亿元,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壮大。

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当前绿色债券市场仍存在两个困局:一是缺乏统一的绿色债券标准;二是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公司债等4套不同的绿色债券标准,且不同债券品种在募集资金用途比例及存续期信息披露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国内各监管机构对绿色债券定义有所不同,各产品绿色债券标准也存在差异,比如,在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比例和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未达成统一。

而且,国内部分绿色债券品种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我国部分绿色债券不被国际投资者认可。兴业研究此前表示,绿色企业债允许发行人最多将50%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投入一般营运资金,而根据国际绿色债券指引,发行人应将募集资金确保用于与绿色项目相关的贷款和投资。

绿色金融标准化再推进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此次绿标委拟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基本上统一了国内绿色债券的发行规范,国际上诟病的国内绿债筹得资金部分用于非绿领域等问题也基本通过原则得到了解决。

该原则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该原则将统一国内绿色债券标准,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化进程,是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的重要一环。同时,该原则覆盖多个绿色债券品种,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据悉,目前该原则的内容已基本覆盖包括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公司债在内的多个绿色债券品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已发行的绿色债券中,符合该原则要求的绿色债券占比高达90%,基本实现了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标准趋同。

此外,该原则内容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中国话语权。业内人士认为,该原则的发布有利于借助债券市场开放的大趋势,树立中国绿色债券的品牌和形象,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投资人关注和参与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本次原则既要求境内发行人绿色项目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中国标准,也认可境外发行人在中国境内发行绿债时依据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国际分类标准。”马骏表示,这些新规定有助于推动国内绿债市场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的低碳绿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