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内部产品的盒子,因拆盒过程中存在的博弈性和不确定性,让诸多年轻消费者为之着迷,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消费风潮。
【资料图】
近年来,资本市场也正流行着一种与盲盒机制高度相似的上市融资模式——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其于前两年火遍华尔街,并一路蔓延至全球各大资本市场。
6月10日,由嘉御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卫哲、DealGlobe易界和Opus创富投行联手发起的Vision Deal登陆港股主板,成为第二家在港交所上市的SPAC。
“Vision Deal的名字取自嘉御资本Vision Knight Capital和易界DealGlobe,寓意‘有远见的交易’。我们希望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让Vision Deal成为港股第一家完成De-SPAC(并购标的公司)的公司。”近日,易界创始人兼董事长冯林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详述Vision Deal的并购方向,并分享其对“资本盲盒”的理解和思考。
明目标:并购估值不低于100亿港元
作为港股第二家成功上市的SPAC,Vision Deal从正式注册成立到登上港股市场仅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同时,公司招股获得市场积极反应,开簿首日即实现超额认购,最终认购的投资者总数共计94名。
“SPAC这个产品,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开盲盒。它的认购机制是投资者在买一个大盲盒(A类股票)的同时会收到我们赠送的小盲盒(权证)。后者可以独立交易,也可以按行使价11.5港元换取A类股票。”在Vision Deal上市酒会上,冯林用“开盲盒”对SPAC作了形象解释。
“等我们公布并购标的后,投资者如果喜欢,可以继续持有大盲盒;如果不喜欢可以‘退货’,将本金拿回去,但是赠送出去的小盲盒还是会留给投资者。”冯林说。
简单来看,SPAC就是设立一家空壳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集资,在上市后一段预设时间内寻找到具体投资目标,并完成收购。由于上市时没有业务,也没有具体的投资目标,SPAC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并购标的的质地。这也是“资本盲盒”的博弈性所在。
此次,Vision Deal计划于上市日期后18个月内就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作出公告,并于上市日期后30个月内完成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这一目标比港交所规则要求的24个月和36个月更短。
“我们有自己的潜在项目池。当中主要是我们和嘉御资本之前提供过咨询服务的企业,最终要并购的资产可能就从这些企业中挑出。”冯林说。
Vision Deal的并购方向为汽车智能化领域和消费领域。冯林告诉记者,围绕这两个赛道,Vision Deal设置了共性的要求,也有各自细分的门槛。共性要求在于标的必须具备独立上市能力,并且估值不低于100亿港元。“在港股市场,必须要有100亿港元以上的市值,才能在完成De-SPAC后拥有比较好的流动性。这对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针对汽车智能化方向,Vision Deal将聚焦于拥有核心技术,能够给车企赋能的软硬件公司。“这类公司现阶段未必能实现盈利,所以我们会更关注它的收入增速,最好是能够接近100%的年均增长率。”冯林说。
在消费领域,Vision Deal将着重关注企业的供应链能力和利润规模。“我们希望它的利润至少在5亿港元以上,年均增速在30%左右。”冯林表示,“现在很难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我们会在规划时间内尽快完成De-SPAC.”
看市场:SPAC在港股拥有“主动权”
根据港交所要求,SPAC的并购目标公司须符合所有港股主板IPO规则。在Vision Deal上市前的108场路演中,被投资者问到最多的问题便是——如果一家企业能够IPO,为什么还要通过SPAC曲线上市?
“目前仍然有许多企业希望去港股上市,港交所门前已有将近200家公司在排队IPO,在此情况下,企业上市发行和定价的不确定性都会增加。”冯林认为,这恰好给了SPAC一个较好的谈判时机。相较于传统IPO,SPAC的上市流程更简单,时间更快,确定性更强。
“港股现在只有2家SPAC上市,但是资产的需求非常旺盛。在‘壳’与‘资产’的供需关系中,SPAC的话语权还是比较强的。”冯林说。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独立的IPO,SPAC在交易结构设计和标的估值等方面有更强的灵活度。冯林表示,SPAC不是零和游戏,它可以通过设计出一些较为灵活的交易结构,让资产方和投资人都能从中获益。
这恰好是易界的优势。易界自成立以来已经执行20笔交易,包括总价值约35亿美元的咨询交易及约6000万美元的投资交易,在交易结构设计、并购执行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关注美股市场SPAC情况,对于它的机制和规则都较为熟悉。”基于前期的了解,在港交所确定于2022年初实行SPAC上市机制后,冯林很快察觉到资产端、资金端对于港股SPAC的需求。
在冯林看来,SPAC产品的本质是投资人出借流动性来换取未来收益分成机会,它在不同的阶段将有不同的作用。对于投资人而言,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它能起到避风港的作用,投资者可以选择分享投资的上行空间,也能锁定下行风险。在市场好、流动性好的时候,SPAC会更受欢迎,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个选择,帮助他们寻找到具有潜在成长性的资产。
根据冯林的规划,在Vision Deal之后,易界还将持续做一系列的SPAC.“当然这要建立在我们将Vision Deal做好的基础上。所以下一个SPAC什么时候启动,取决于Vision Deal确定标的的时间以及对我们第二个SPAC感兴趣的投资人数量。”冯林说。
望趋势:监管规则或将走向平衡
不过,今年以来, SPAC在全球市场上有些冷热不均。一方面,港股SPAC“开闸”后迎来十余家公司递表,知名PE、企业家及产业资本争相涌入;另一方面,美股SPAC热度骤降,多家华尔街投行先后传出将缩减相关业务的消息。美股SPAC的表现,让业内更为关注港股SPAC后续发展走势。
冯林认为,由于监管规则的不同,SPAC在港股的发展趋势会与美股有所区别。美股SPAC规则有三“松”:一是发起人端松,只要能融到钱,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发起SPAC;二是投资人端松,散户可以投资,对募集资金的要求也比较宽松;三是标的端松,有些初创公司可能还没有收入,但未来三年预测的业绩很高,就能以10亿美元的价格来完成收购,这导致了部分美股SPAC在De-SPAC后出现业绩变脸、估值倒挂。
而港交所的SPAC规则设计则体现在三“严”:对发起人要求严格,必须要有投资经验和相应的牌照;对投资人进入严格,在完成并购前拒绝散户进场,同时要求认购阶段75%的投资人是机构投资者;对标的严格,必须要满足主板上市要求,将一系列初创企业排除在De-SPAC潜在标的之外。一系列规则意味着港股SPAC供给数量有限,且并购资产相对处于成熟阶段。
“这决定了美股SPAC市场更像是大卖场,港股SPAC市场则是‘精品超市’。”冯林进一步表示,“当然,我们认为港股SPAC规则可能也不会永远这么严格,它可能会往松的方向走一走。美股SPAC也不会永远这么松,它会往严格的方向走一走,最终找到一个平衡。整体来说,我们非常看好SPAC在港股的发展。”
随着SPAC先后在亚洲主要资本市场“落脚”,A股是否应该引入这一模式也引起了市场的讨论和关注。
对此,冯林认为,SPAC属于金融创新的形式,当一个市场走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自然会有一定的金融创新。“对于A股市场而言,如果要推行SPAC,可能较大的作用在于取代借壳上市的需求。但是A股市场散户相对较多,在推行SPAC过程中怎么去防范风险是非常值得考量的,同样也应该在发起人、投资者、并购标的等方面做好把关。”冯林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