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发布 《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初具规模,国际服务能力、综合保障实力、市场发展活力、创新发展动力大幅提升,多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成为支撑我国民航发展的第四极。到2035年,全面建成双核引领、便捷通达、安全可靠、智慧先进、绿色集约、协同高效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
一直以来,成渝地区发展的一个瓶颈正是与国际城市外联度低,并且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外联能力弱,这成为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出后,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专家指出,无论是此前发布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还是此次发布的 《指导意见》,都体现了内通、外联的特点,并表明这不仅对于成渝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也对于城市交通产业的培育意义重大。
《指导意见》提出,双核引领,将加快打造联通全球、覆盖全国的航线网络,与主要国际城市实现高效联通;推进成渝两地在国际航线、中转联程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合力提升机场群国际航线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以向西、向南开放为重点,提高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权开放和资源配置水平。
由于成渝地区地处内陆,由于受到地理区位限制,货物运输物流成本较高。因此相比 《民航局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不同,《指导意见》中对于货运结构中的轨道交通占比有较重的篇幅,也更加强调航空物流运输,明确提出到2025年航空运输能力将达到370万吨。
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相比,成渝世界级机场群还存在着机场群支线机场承载能力弱的问题。
对此,《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成渝地区世界级机场群需多点支撑,未来将培育绵阳等机场的骨干功能,有序推进机场改扩建和新建工程;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构建与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相匹配的空域格局、运行模式和技术支撑能力;推动中小机场空管、机务等专业人才和特种设备统一管理模式。
据悉,下一步,民航局将会同四川省、重庆市,加强协调指导,深化局省、局市合作,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推动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郑涵升)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