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18日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成13座以“南水”为水源的城市公共供水水厂,新建改造供水管线约3000公里,“南水”利用总量达到85亿立方米,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500万。
2014年底,千里之外的“南水”奔涌入京。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宇介绍,“南水”进京后,北京的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饮水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但由于水厂与城市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水厂建设布局不够均衡等原因,目前“南水”使用程度还没有达到“应喝尽喝”的水平。为此,北京市将继续推进水厂及管网建设,提升水厂供水能力。
“例如我们将在三年内建成以‘南水’为水源的海淀温泉水厂、丰台河西第二及第三水厂、门头沟门城水厂和昌平新城地表水厂。到2025年,全市总供水能力将提高到每日1000万立方米以上,能够保障更多地区的用水需求。”李宇说。
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孙迪介绍,“南水”来之不易,为提高供水效率,北京市水务部门还将着力解决城镇供水网漏损问题。未来三年,北京市将对300公里供水管线完成消隐改造,并实现核心区隐患点位全部清零。同时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住宅小区内部庭院供水管线、楼内立管改造,提升“最后一公里”供水水质。
据了解,北京市于近日发布《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将全面建立市、区、乡镇、村四级水源保护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供水设施体系,预计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将提升到85%以上,供水监管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