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用卡新规发布以来,多家银行开始加大信用卡业务整顿力度。近期,《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清理长期睡眠信用卡以及对信用卡客户持卡数量上限进行了调整。


(资料图)

对于银行加大信用卡业务整顿的原因,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监管要求,在合规动作上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旨在强化信用卡业务的风控管理,使得用卡质量及精细化程度有所增强。

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从高速发展到成熟阶段,信用卡新增发卡量增速下滑,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信用卡业务从重开卡量到重使用率的阶段。未来银行通过科技能力的注入,提升信用卡产品体验,提升场景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

银行信用卡管控加强

近年来,针对信用卡的发展和创新,监管也出台了一些规范政策。例如,去年年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今年7月份正式落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大信用卡业务整顿力度。在清理睡眠卡方面,近期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清理长期未发生主动交易等情形的睡眠信用卡。例如,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日前发布公告表示,该行将自11月15日起陆续对发卡满12个月以上仍未激活或已激活却连续满12个月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等情形的睡眠信用卡停止用卡服务并办理销户手续。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光大银行、沐阳农商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了关于停用长期睡眠信用卡的公告。上海农商行某支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10月1日起,该行将陆续对长期未激活、长期未发生主动交易等情形的睡眠信用卡停止用卡服务。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加强信用卡管控的目的在于保护客户账户安全与用卡权益,更好地推动信用卡业务有序发展。

此外,记者了解到,郑州银行、上海农商行、江苏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还对信用卡客户持卡数量上限进行了设置与调整。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卡新规对信用卡业务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对银行信用卡的战略和考核指标产生影响。以往银行比较重视开卡率,而非真正的使用率。随着新规的发布,银行内部会向活跃度等质量考核维度上转变,不少银行开始清理睡眠卡,调整信用卡持卡数量上限等,在存量时代以提升信用卡质量为目标。

信用卡业务未来需深化存量经营

“在互联网借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银行把信用卡作为零售业务的主要发力点,近几年快速增长,但同时不断遇到挑战。”于百程认为,在客群层面,信用卡人群与网络借贷人群出现交叉,多头借贷和借款人质量下降,使得信用卡的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逾期出现抬头。在产品层面,互联网旗舰借贷产品的出现,也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形成竞争,提升了增长难度。在宏观经济层面,经济增速的放缓,用户的消费力及还款能力下降,也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此前,部分信用卡营销人员为完成信用卡业绩,会出现向客户重复发卡、随意开卡等行为,导致睡眠卡增多。”某银行的工作人员也透露,自“断卡”行动以来,信用卡市场从以前靠规模增长向现有用户的存量挖掘方向转变,未来银行信用卡的经营重点将落在提升用户活跃度、提升交易额等方面。

记者梳理银行半年报也发现,在信用卡业务方面,已有银行开启了以深化存量经营为重点的业务转型。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深化信用卡业务经营转型,以客户经营为中心,积极推动数字化驱动、智能化触达、平台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

在于百程看来,信用卡依然是未来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重点之一。未来银行可通过科技能力的注入,提升信用卡产品体验,提升场景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是信用卡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苏筱芮表示,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加速背景下,银行需强化线上平台及服务能力以探索一体化经营,以“卡+APP+场景+权益”经营生态助力新增突围与存量促活:一方面深入洞察用户需求、针对性地开展用户互动;另一方面,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策略与“大消费”趋势下,基于一体化经营搭建权益体系,通过服务体验激励用户使用信用卡APP进行交易、信贷、理财及传播分享。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发卡行可转变信用卡运营思路,将信用卡视作高黏性的零售客户入口和管理平台,以此为支点撬动全行零售产品交叉销售,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用户资产负债的高度绑定,也同步完成对信用卡业务的再定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