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市券商半年报已悉数公布,受益于二季度权益市场行情环比明显改善,上市券商二季度业绩同比降幅收窄,相比一季度显著修复。

一直以来,证券行业深陷周期波动循环,并时常被调侃为“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为撕下“靠天吃饭”的标签,券商近些年不断推动以财富管理为代表的业务转型,试图通过丰富产品服务类型、培育更成熟的行业生态等方式,对抗市场周期带来的业绩波动。

今年上半年,代销基金保有规模较大且增速较高的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流量渠道的券商优势明显,代销金融产品成为券商经纪业务的胜负手。部分券商基金投顾规模已超百亿,虽未产生明显的收入贡献,但在维护客户、探索新的收费模式等方面成效初显。

这当然有一定的效果,可还远远不够。上半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弹性下降,41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低于股基成交量增速。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使佣金率持续下滑,导致券商佣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权益市场走势趋弱叠加新发基金遇冷,拖累券商的产品代销业务。

如果说券商持续丰富业务布局,是试图以强大的收费类业务,平滑周期带来的投资收益压力,那么自营投资的去化,恐怕是券商下一步转型的关键所在。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投资业务收入占比缩水至25%,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高达40%。

受市场波动影响,上市券商上半年投资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7%。具体而言,券商股票自营头寸和科创板跟投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业绩相对承压。但那些提前压降权益方向性投资敞口,转而大力发展衍生品等客需驱动型业务的券商,投资业务表现则相对稳定。

事实上,由于在投资品种、投资策略、配置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券商投资业绩进一步分化,发展客需型资本中介业务迫在眉睫。其中,场外衍生品业务通过风险对冲赚取稳定回报,是财务杠杆持续提升而不放大市场风险敞口的有效路径,成为今年券商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客需型资本中介业务对于牌照、资本金、风控能力等资源要求很高,预计会成为以头部机构为主的竞技场。中小券商若要做大业绩规模,恐怕只能依托资本补充,做大资产负债表,提高利润中枢,进而反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实现综合实力不断进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