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推动作用越来越强。那么哪些城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水平更强呢?

8月24日,天眼查研究院推出《“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聚焦十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重点挖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与促进价值。

根据该报告,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重庆、成都、青岛、东莞和厦门。报告显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与GDP呈现正相关态势,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的TOP10城市,超过一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相关资料图)

数据显示,东部沿海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2626家,占比55.15%,这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较强的产业协同息息相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对于提升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链完整性优势不可或缺。

分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宁波和深圳位居前四。其中,计划单列市宁波虽然GDP仅位列全国第12,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却高居第三。

“这跟宁波本身城市的特点有关。”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宁波的制造业比重高,而且制造业水平很强,有非常好的基础,不光是市区,而且下辖的显示比如慈溪、余姚等,制造业产业集群十分发达,单项冠军也很多,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列入名单。

作为全国工业大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在科创板及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以制造业为绝对核心,在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迈向“智造”的重大利好之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以科创板企业为目标进行对标发展。

2021年9月发布的《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宁波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达到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达到600家,并做强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优势产业。

从十强城市来看,主要是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只有东莞是普通地级市。2021年,东莞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成为地区GDP值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截至去年年底,东莞拥有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东莞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较为突出,占了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半壁江山。

从产业来看,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业、计算机、通信以及为制造业提供支撑的科技创新和服务行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专利数量大于600项的专精特新企业比例更高。

“专精特新”企业是城市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重点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培育出一批高成长性、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