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日前,百度财经联合北大国发院邀请专家,共同就数字经济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表示,数字经济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如果路都没有,也就不需要提前安装“红绿灯”。
“目前数字经济发展尚不充分,很多问题只有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充分暴露,很多问题也要依靠数字技术本身发展起来之后才能解决。”刘尚希表示,比如保护数据中的个人隐私,不是简单用法律和行政监管手段就可以解决的,过多的禁止或行政许可,只会妨碍数据的流通和使用,而数据只有在流通和使用中才具有价值。因此,对于数据的治理和监管问题,其答案最终蕴含于快速的技术迭代升级中,孕育于数字产业的发展中,孕育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
数字经济中技术的迭代升级速度相当快,可谓“一步赶不上就步步赶不上”。这需要给数字平台、数字经济足够的发展创新空间,否则数字经济就面临发展放缓甚至停滞的可能。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说,数字经济发展放缓就意味着国家的安全隐患增加。
“我国的数字经济‘大而不强’,正面临与美国拉大差距甚至被其他国家超越的危险,因此我们要有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紧迫感。”刘尚希表示,面对安全和发展,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次,解决问题要有层次,要把发展摆在首位,把安全放在发展中来考虑,发展是第一要务,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安全问题。
如何支撑平台的创新活力?在刘尚希看来,数字经济要尽可能少用那些针对工业经济的监管措施,避免刻舟求剑,要与时俱进。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很烧钱,投资者只有看到未来产业的前景才会愿意投入。独角兽企业越多,意味着创新越多,最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就越大。产业孵化的过程是从一个想法、研发、产品、市场化到最后变成产业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需要资本持续跟进。从这一点来讲,创新和资本不能分开。不能一方面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一方面对资本的“红绿灯”设置又是别的思路,那会出现合成谬误或分解谬误,最终可能导致数字经济发展放缓。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与资本健康发展,二者要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当成两个问题去分别对待。
针对数字平台治理,刘尚希表示,可以借鉴ISO社会责任体系或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去引导,从宏观上管而不是在微观上对所有事项、行为都去监管。一旦落到微观行为监管,创新就很难有内在动力了。而当监管所带来的合规性成本大到一定程度时,创新就会停滞。对资本、平台、算法和数据采集等一系列监管都应当从宏观上去考虑,从规则上去引导,最终让行业形成自律。只有这样才可以既做到规范又实现发展。
刘尚希表示,对创新来说,应该是“在发展中规范”。凡事按照规定动作来,就很难实现创新。创新是在无人区,在没有人带路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都规范了,都有路径了,那就不是创新了。在发展中规范、创新,在创新中规范。
“数字经济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如果路都没有,当然也就不需要提前安装红绿灯。”刘尚希说,要开拓一条新路,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数字经济会是什么样子。等创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形成产业后,再考虑设置“红绿灯”问题。即便设置“红绿灯”也是涉及少数领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灯就是负面清单,绿灯就是行政许可。
既然数字经济代表未来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潜力,那就需要不断地鼓励创新。在这方面,要继续走好群众路线。创新要靠群众路线,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也要走群众路线。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让他们去配置资源、去创新,经济才能充满活力。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更应当贯彻群众路线。一旦把群众路线走好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