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2年春节档(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城市影院电影票房为60.35亿元,高于2019年的59.03亿元,超越疫情前水平,高居影史春节档票房亚军。
因疫情原因,今年春节档仍有多地影院受到影响。灯塔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张荣棣表示,往年的票房重镇深圳、杭州和郑州票房产出受疫情影响较大,虽仍处在城市票房前二十,但排名有所下降,天津和东莞则直接跌出前20名。
疫情影响下,电影市场取得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但今年春节档的成绩,和2021年的78.25亿仍有一定距离。这也是近五年来春节档总票房首次下滑。
总票房下滑背后,是观影人次大幅下降。简单对比数据,据猫眼专业版,去年春节档观影人次高达1.60亿,今年观影人次仅为1.14亿,观影人次下降30%。2018年春节档人均观影数量为1.22部,到今年已经逐年下跌至1.16部。2022年,86.3%的观众春节档只看一部影片。这样的市场变化难言乐观。
观影人次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期影片的发挥。春节档落幕时,票房冠军《水门桥》共斩获25.28亿,亚军《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斩获13.87亿,与去年票房冠亚军《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的35亿、27亿拉开了差距。
这个春节档,哪部分观众缺席了?
据猫眼研究院《春节档数据洞察》,热门档期时段,影片能更多触达平时较少走进影院的观众,多部影片的聚集起到了吸引新观众的效果。而相比2021年春节档,今年春节档低频观影用户的比例显著下降。换言之,2022年春节档并不足以吸引“新客”,档期“拉新”能力减弱。
低频用户爱看什么电影?猫眼数据分析师刘振飞指出,低频用户对爆款电影的支持更为普遍,《长津湖》《李焕英》《唐探3》《你的婚礼》等档期属性强的电影,也能吸引更多低频用户。
但遗憾的是,今年春节档八部新片中,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爆款”。2019年的《流浪地球》、2021年的《你好,李焕英》豆瓣开分均高于8.0,首日票房分别接近2亿和3亿。而今年口碑最好的《狙击手》仅拿到了7.7的开分,总票房不及5000万,口碑和热度都不足以成为“爆款”。
档期属性强的新片也能吸引低频用户。这意味着市场需要符合氛围的片子。但今年符合春节档气氛的新片并不算多。正面例子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和《熊出没·重返地球》,前者凭借喜剧类型这一春节档“刚需”,逆袭至档期亚军;后者作为春节档常客,连续三天票房破亿,创下系列动画档期票房纪录。《奇迹·笨小孩》和《四海》的春节氛围就没有那么浓重,尤其后者还以悲剧收尾,相较之下有些吃亏。
图片来源:猫眼研究院《春节档数据洞察》
除了没有足以“拉新”的影片,另一方面,刘振飞也表示,低频用户对票价较为敏感,“和去年比,今年春节档的拉新能力相对不行,我们认为是票价的原因。”
毫无疑问,票价是2022年春节档的热议话题。初一,#虎年春节档票价史上最高# 登上微博热搜。随后几天内,票价有了一定程度的下调。2月5日,《狙击手》率先宣布下调结算价格。但整个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依然达到52.7元,比去年上涨了10%。
图片来源:猫眼研究院《春节档数据洞察》
票价上调引发不满,许多观众将矛头指向了定价的电影院,但电影院也有苦衷。2021年春节档总票房达到78.42亿,占据全年总票房的16.6%;如果加上国庆档,能占到全年总票房的25%。一位电影院店长透露,有些电影院春节档的收入能占到影院全年收入的20%至30%。
“档期来了当然好。”一位影院行政经理肯定。但他也提示,过了这个春节档,今年二月和三月尚无重磅影片入局,而一部新片产生票房收入的时间,基本也就是上映后的两到三周。
谈到高票价,他也十分无奈:“大家都是有大片来,没大片不来。你说我们春节档卖得高了,那我们头11个月找谁要钱?”
档期新片扎堆,非档期面临片荒,影院在春节档孤注一掷。从舆论和档期结果来看,高票价跑不过低人次,至少现在,这不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为何片方要集中在档期上映?在发布《后疫情时代电影策略研究报告》时,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院长牧晨认为,2021年档期集中效应更明显,使“片方和宣发方对大档期产生依赖心理,导致档期产生更残酷和激烈的竞争”。
但档期不是万能药。牧晨表示,重点档期有天花板、疫情在重点档期反复也会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他认为片方不能将重点档期作为唯一的出路,应当去寻找更大的市场容量,“选对的时间,才能找到突破口”。
尽管从春节档中能看到困境,市场仍有转机。初一平均票价最高的时刻,全国大盘票房依然达到14.53亿,吸引了2593.2万人次观影。今年春节档还有4部影片实现了票房逆跌。这在过往的春节档中并不常见。
具体来看,《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依靠类型初二就实现了逆跌。《狙击手》先有口碑发酵,再借冬奥会开幕式热度,连续四天票房上涨。《奇迹·笨小孩》开画不及预期,但凭借口碑迅速止损,赶在初五实现了单日票房回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的票房也于初五初六实现小幅度上涨。
票房由低走高或许说明,当类型能够满足需求,口碑足够出众,观众依然愿意走进影院,一如既往支持好电影。如何用好片子、好价格抓住观众的心,依然值得思考。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