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乡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9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中国旅游报联合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年成交超百万的店铺中,西部省份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其他地区; 还有超过67%的受访淘宝非遗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手艺传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教授认为,走进衣食住行里的非遗才能更好地传承。促进非遗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非遗保护传承最有效的途径。

当前,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共计1570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63.29岁,愿意继承衣钵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在淘宝上,非遗传承开始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的特征。据悉,在接受问卷调研的淘宝手艺人中,接近40%是像孟祥君一样的90后;65%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非遗,在历史中传下来,因市场而活下来。电商,让许多非遗不再身处被遗忘的角落。报告认为,“非遗+电商”模式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进一步激发非遗传承积极性。

和两年前相比,开通淘宝直播的非遗店铺数量增长了115%;过去一年里,淘宝非遗直播场次达380万场,8成成交来自商家自播。通过直播,更多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传承也有了新的载体。

《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成为了年轻人的潮流。超过67%的非遗淘宝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传承人;72%的受访手艺人表示,淘宝是他们主要的销售渠道。超过一半的受访非遗手艺人淘宝开店之后增加了雇工人数,一半以上的淘宝非遗店主有计划新招员工。

3年前,淘宝店“VINE维内”主理人兼设计师孟祥君回到老家山东沂南创业,带着一群会非遗草编的奶奶们,打造原创草编包品牌。迄今为止,他的团队在沂南县和周边县市设立了5个工作站、70多个加工点,累计带动2000余个会草编的留守妇女就业。

孟祥君说:“传承非遗是国家文化自信的体现,但非遗技艺需要真正融入当代生活中,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关注、热爱、保护和传承。”(记者 赵述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