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初升的阳光洒在华蓥市古桥街道回龙村的山坡上。趁着还不太晒,身型略微佝偻的郭英琼推着坐在儿童轮椅上的孙子,缓缓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她要带着患有先天性脑瘫伴重度智力残疾的孙子,去医院做康复训练。每天来回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已经成为郭英琼的生活日常。


(相关资料图)

在华蓥市古桥街道回龙村,没有人不知道郭英琼。今年已经66岁的她,每天不仅要做家务干农活,抚养两个孙女,还要照顾患有脑瘫的孙子。13年如一日,她用善言善行感动着邻里乡亲。

上世纪八十年代,善良开朗的郭英琼嫁到古桥街道回龙村,并与丈夫陆续养育了三个儿子。公公因病早逝,除了照顾孩子,郭英琼还要悉心侍奉身体差无法操持家务的婆婆。尽管家庭负担重,但好在一家人勤劳肯干,齐心协力。在她的辛苦操持下,生活倒也其乐融融。

2010年5月,郭英琼二儿子的孩子小俊(化名)出生,小天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希望。但一家人的快乐仅仅只持续了5个月,小俊的身体便出现了异样。“突然有一天在院坝玩耍的时候,他的脑袋就无法抬起,四肢更是无力,不能翻滚爬动。”辗转广安、重庆等地的医院检查后,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的平静——小俊患有先天性脑瘫,从此生活无法自理,不会说话,不能走、不会跑。

“这孩子不行了,估计以后也活不长,还是趁早放弃吧。”村里有人曾劝说郭英琼。看着趴在床上的小俊,郭英琼偷偷抹着眼泪,但说什么也不愿意放弃。“他是我的孙儿,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能饿着他。他不能走,我就当他的腿!”郭英琼坚定地说。

年幼的小俊需要更多的爱和细心照料,但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本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郭英琼毅然选择了接过照顾孩子的重任。

“最开始小俊嘴巴根本张不开,喂饭喝水都靠硬塞,每次都要费很大的劲儿。”要照顾好一个脑瘫儿谈何容易,因为瘫痪导致摄食障碍,每顿饭都要做成糊状,一天三顿小勺进食,顿顿都不能重样,还需要人寸步不离地照看。有好吃的,郭英琼也只留给孙子,自己舍不得吃一点。

这期间,二儿子和二儿媳又相继生下两个孙女,因要外出打工,只能全交给了郭英琼照顾。

郭英琼就这样为这个小家撑起了一片天,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早饭,除了要照顾好两个小孙女的生活起居,还得打扫屋子,去地里干活,忙完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做饭……她手里仿佛有干不完的活,像个永远不会停下来的陀螺。

十几年来,郭英琼几乎每晚都没睡好过。小俊晚上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厕所,她不敢离开半步。为了让小俊舒服点,她坚持定期给孙子擦洗身体,带他出门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多年瘫痪在床的小俊从未生过褥疮,衣服也总是干干净净。

“虽然他不会说话和表达,但我知道他什么时候饿了、渴了,也能感受到他每次出门以及洗过澡后的开心,让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时间一晃就是13年,在持续的康复训练和精心照顾下,小俊病情有所好转,一年到头很少生病,也可以简单地用咿咿呀呀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今,郭英琼年纪也渐渐大了,做起事来常常力不从心。她说:“我只希望自己身体健健康康的,这样就可以一直照顾他。”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每一天。这位善良而又坚强的老人,13年时间里,用爱无怨无悔地支撑着这个艰难的家庭,用真情演绎了一份舐犊之情、祖孙情深,把爱和温暖播撒在他们的心中。(华蓥市融媒 范青燕 唐登彬 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