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2日 第17 版)
在青海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
【资料图】
(相关资料图)
在青海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
纪录片《云之南》海报。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行,会议的成果以及此后国际社会的努力,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
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一位人文自然类纪录片导演走进中国云南和青海等地,探索“为什么生物链上的每一环都对生态至关重要”这一议题。40多年过去,他的镜头借助诸多微观感人的故事,向世人讲述了“中国正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建立人类与自然的新关系。中国孩子们的奇妙想象也蕴含着这样的理念,启迪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大自然”。
50多年前的一个秋日,英国最北端的设得兰群岛刮起了大风。一只绿背黄腰的小鸟穿过层层薄雾,出现在我眼前。我把它留下的一小撮羽毛握在手中,仿佛感受到小鸟的体温和它小小心脏的搏动。查阅资料得知,它名叫黄腰柳莺,从中国云南远道而来。
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许多问题:如此柔弱的小鸟如何在西伯利亚劲吹的寒风中存活下来?它如何完成了1万多公里的旅程?大自然的奥秘不在书里,而是在16岁少年的手中,通过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慢慢铺陈。我不禁想,它的故乡,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是何模样?
在“云之南”与中国结缘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多数外国人而言依然有些神秘。当时我常想,在西方书籍和报纸上读到的中国,就是这片广袤土地的真实模样吗?在前往中国探索迷人的自然问题时,我尝试了解这个国度,尤其是它的人民。于是,我的第一部中国纪录片《云之南》逐渐构思成形。在我看来,要理解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或许可以从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和瓦屋楼房入手,而这些故事只能由当地人来讲述,我无法代替。
但是,我该以何种方式、展示中国的哪个地区呢?故事的讲述需要视觉冲击力,影像的作用最为关键,文字可以在拍摄完成后添加进去。由此,我要引导观众展开一次视觉之旅,让他们仿佛置身于湿漉漉的鹅卵石街道和古朴的木屋,转过身便能拥抱屋外现代城镇的崭新气象。
机缘巧合之下,我在滇西北发现了丽江。有人告诉我,这是一座纳西族聚居的小城。这座古城是传统中国的贴切样本,这里的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受到明代东部沿海地区移民的影响,当地人很快就吸收了这些“移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接下来,我需要找到那些有故事的人,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讲述这个江、国的故事,这又用了我两年时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在丽江古城醒来时的兴奋。日复一日,我的心不光与古城的新邻居们,也与这个鲜活真实的中国越连越紧。
从筹划到剪辑完成,这部将近7小时的纪录片共历时5年。在片中,我选择讲述那些普通人的日常琐事:德高望重的老医师,美丽的母亲和她身患疾病的女儿……为如实展现丽江平凡人物的生活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努力让自己的镜头足够细腻和克制,拍摄时甚至很少将摄像机扛在肩上,而是如同怀抱婴儿一般,让低机位承接住人们的目光,也让我的主人公们更自然地表达。我欣慰地了解到,许多经历了告别传统居民区、搬进高楼或郊外的英国观众重新回忆起了人与人之间那种质朴、温暖、澄澈的关联,也因此爱上了丽江这座遥远东方的美丽古城。1994年在英国播出时,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收视率甚至超过同期播出的电视剧集。
不过,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那段难忘的古城岁月,让我们回到我遇到那只小鸟时提出的问题:对人类而言,自然意味着什么?
从“小勺子”开始环保路
在2016年播出的纪录片《中国——云与梦之间》中,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中国各地的小学生们。我去了很多间教室,看到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告诉我鸟鸣之悦耳、自然色彩之绚烂,告诉我他们从野生动物身上学到的各种知识。他们小小年纪,就对周遭世界有着深切认知,表达出的热情让我难以忘怀。这次拍摄经历教会我保持谦逊,通过孩子们的眼睛看待世界,让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孩子们同样关心着环境保护问题。在江苏沿海城市,一群10多岁的孩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他们中有人曾为拯救一只小鸟而奔走。它就是美丽的勺嘴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出生于北极,在盐城黄海湿地上换羽,然后向更温暖的南方迁徙。因为嘴巴呈勺状,勺嘴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小勺子”。不久,这片滨海湿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小勺子”将世世代代受到保护。虽然人们总说我们现在与自然脱节了,但这些孩子热衷于探索、保护身边的自然。我小时候也是如此,而他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他们的探索也得到师长们的更多鼓励与支持。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行,这次会议关乎人类子孙后代的福祉。会议的成果以及此后国际社会的努力,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在中国举办此次大会再合适不过。“绿色发展”成为应对环境挑战的关键,这一点至关重要,中国是地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并且一直在进行相关保护工作。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了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目前,中国已经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规模可观的首批国家公园,第二批国家公园也在建设之中。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正在逐步拓展,大熊猫和雪豹的存在被视为自然环境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新鲜空气、药物、种植食物的肥沃土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储存,都离不开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子孙后代的明天息息相关。
以“闪光点”丰富创作
能够再次回到中国继续拍摄纪录片《自然之源》,发掘自然环境中生动、特别的人物故事,我深感幸运。我将目光投向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生态区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一度影响了这里的生态系统健康,却又奇迹般地借助人力回归生态平衡。这无疑是纪录片故事创作的最大闪光点。
2021年12月的一天,我在泡茶的声音中醒来,严寒在我的睡袋上留下一层冰。正在泡茶的是野外生物学家王大军,他的团队长期在青海、四川等地追踪野生动物踪迹,正在开展雪豹监测项目。这,成为我“破题”的好线索。
那天早晨等待我的,是另一个国的、我将永远铭刻于心的“梦幻时刻”。她来了,一头极漂亮的雌雪豹,已经4岁了,是两只幼崽的母亲。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此刻,想必她正在野外某处,于壮阔的山脉中逡巡。
通过给这只雪豹佩戴卫星项圈,大军和他的团队将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对她进行地面跟踪调查。根据回传的定位信息,全面了解她的生活习性,以及雪豹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通过观察,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研究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自然之源》的拍摄过程中,我了解到三江源国家公园雇用了1.7万名当地牧民,这几乎覆盖当地所有的牧民家庭。他们成为三江源的“守望者”,手机里装满草原山水、野生动物的视频和照片,巡护日记写得细致又充实。在守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绿色产业发展,共同创造自己的未来。目前,《自然之源》的续作已经在策划之中,我将聚焦大熊猫国家公园,讲述这个因保护大熊猫而被激发出“伞护效应”,进而保护整个栖息地,以及其他大熊猫伴生生物的故事。而我,一名人文自然类纪录片导演,将在未来的作品中继续围绕“为什么生物链上每一环都对生态至关重要”这一议题,借助微观感人的故事探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作者为英国纪录片导演,曾获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艾美奖,导演了《脆弱的地球》《云之南》《中国国家公园》《自然之源》等作品。本文为陈惠敏、黄帆译)
图片均由菲尔·阿格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