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发生,引起了世界对卫生和健康问题的深切关注,这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安全以及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中国卫生健康发展评价报告(2022)》发布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构建一套能够展示我国卫生健康发展状况、体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力求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研究完善卫生健康政策、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等提供决策参考。”


(资料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增加到13.6亿人,并建立起基本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监管制度。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时间,我国批准上市新药的数量占全球比例达到了15%,其中,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在研新药管线占全球的33%,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毕井泉介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我国已经超过6200个品规,覆盖了960多个品种,临床常用药物质量疗效基本与国际接轨,实现了对原研药的临床替代,这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虽然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与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突出表现为农村居民预期寿命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迈向健康城市之路》也对这一现状进行了表述。蓝皮书指出,200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1.4岁,其中城镇居民75.21岁,农村居民69.55岁。

20多年过去了,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总体预期寿命为77.3岁,而城镇居民预期寿命超过80岁,农村居民预期寿命也达到75.7岁,两者之间存在的数字差,也验证了上述预判。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预期寿命存在的差距,除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方面的短板,也和我国卫生健康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存在一定关系。”毕井泉说。

他介绍,目前我国在卫生健康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以药养医体制机制在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脱胎于公费医疗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虽实现了个人账户和市县统筹,但容易造成资金的大量结余;创新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的价格谈判,与鼓励创新存在一些矛盾。

基于这些问题,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毕井泉认为,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支持、鼓励创新。

一是增加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投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尊重科学家首创精神,允许科学家个人享有职务发明成果的部分权益,激励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同时要把为患者带来新的临床获益作为新药审批上市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新药研发质量和效率。

二是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为突破口,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机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抗癌药物的国际合作,优化监管流程,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让更多的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