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甫一诞生,便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短短一年内,已经覆盖了约45亿吨的排放规模,成为全球覆盖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累计交易量达到1.94亿吨,交易额85亿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18日在第一财经零碳峰会上分享了上述数据。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运营,由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承担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的运行。其中,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承担了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资料图)
“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的发展障碍和未知领域,面临着从市场培育到实现高标准运行的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赖晓明坦言。
围绕未来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应如何建设,业界往往各有见解。
赖晓明认为,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既要考虑国内要素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要针对碳市场的自身特征和具体情况,这个中心任务来确定目标和制定方案。因此,他提出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具备统一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包括作为市场根本保证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市场运行基础的统一碳排放管理体系和交易规则体系。
二是具有平等、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实现覆盖行业的多样化、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统一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发展多样交易需求和多元交易结构,达到市场畅通、定价有效。
三是具有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在市场结构上同步推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建设,交易标的上衔接配额市场与减排量市场,交易产品包含碳现货与各类碳衍生品,在各市场维度上互联互通、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形成功能齐备的市场体系。
四是具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按照碳市场的特点,建立包括行业主管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市场管控体系,以及有效的市场调节稳定机制。监管部门要职责清晰、协作顺畅,成为市场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
尽管距离规范、公平、高效的碳市场目标仍有一段距离,但赖晓明强调,碳市场机制在统筹减排与发展、整体与局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任重而道远。
“有一种观点认为减排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当前建设碳市场的必要性不大。在我看来,相对于减排的刚性约束,碳市场是一种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推进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能够给予企业比较自主灵活的减排路径,激励企业绿色转型,帮助清洁低碳的企业和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碳市场是贯彻先立后破、支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赖晓明说。
对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赖晓明表示,碳市场的定价机制所赋予的减排成本,从局部看是增加部分高排放企业的转型成本,但纵观全局,却是通过对低碳产业的激励,将更多的资源聚集在减排效果最优领域,最终降低全社会的低碳转型成本。
从时间维度来看,他认为,通过碳市场机制,政府对企业提出阶段性控排目标,碳市场主要反映阶段性的资源分配需求,企业可以根据碳定价的变化趋势来调整减排和生产,从而将长期的减排压力分解为各阶段的减排工作,统筹好转型和发展的关系。
“全国碳市场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破除阻碍市场发展的各种壁垒,建设规范高效的产品服务体系,形成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平稳高效、开放活跃、流动畅通的大市场。”赖晓明称。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