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讯(冯野)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游仙区魏城镇从责任落实、重点推进、动员群众等方面入手,坚持以“2+4+1”工作模式,不断改善美化提升环境风貌,持续扮靓美丽乡村。

构建责任落实、督查整改“二个组织体系”。为确保责任落实,魏城镇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量化考核表,梳理出24项具体工作任务,抽调15名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由党委书记任工作专班组长,每周研究2至3次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工作,精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该项工作走深走实;为加强督查整改,落实专班定期督查制度,成立27支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拉网式督查,精准反馈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责令挂图作战,限期销号,对于重视不够、敷衍塞责、屡被通报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通过镇纪委给予严肃处理。

抓好村社“五清”、场镇“四定”、干道“三化”、河流“两治”“四项重点工程”。

为抓好村社“五清”工程,魏城镇22个村都成立了农村保洁队伍,创新探索农村物业化管理模式,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大力清理城乡“牛皮癣”、违规标语、虚假广告等宣传乱象和违章搭建等影响乡村美观现象,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为抓好场镇“四定”工程,该镇购买第三方保洁公司,投入保洁人员20人,对场镇街道、背街小巷进行全覆盖清扫保洁;开展城镇划线定点停车行动,划定机动车停车线700个,农用三轮停车线100个,禁止停车标志设置率达100%;与辖区4000余户门店、庭院签订环境卫生整治承诺书,组织镇交警、综合行政执法等力量开展集中整治和日常巡查,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为抓好干道“三化”工程,聚焦绵梓路、小永路等主要道路推进环境整治、风貌提升;探索建立“路长制”,采取分村分段、定时保洁的方式,对绵梓路、小永路等主要道路进行保洁;各村(社区)不定期组织志愿者300余名,随时做好路面路边清洁维护和绿化整治;在达州大道路口、牌坊村辅道等主干道的重要节点,打造景观小品10余处,提升了绵梓路的形象,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抓好河流“两治”工程,以魏城河、农村田湖“治污”“治淤”为突破口,组织魏城河区、镇、村、社四级河长260余人巡查河道、农村田湖,走访沿岸群众,排查污水管网破损,清理农村田湖“白色”垃圾、“水葫芦”等外来有害植物。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开展魏城段河道治理工程,制定了治理方案,共治理河段9.253公里,有力改变以往“脏乱差”的河内环境,美化河道两岸整体风貌,进一步提升当地群众幸福感。

践行“一线工作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线。积极动员全镇26个村(社区)联片领导和驻村干部70余人深入村社组户,蹲点开展专题调研、亲身参与环境整治,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引导群众由“一边看”向“主动干”转变,形成了强大的整治合力。

成效在一线、评价在一线。每月通过组织开展村(社区)互评、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让各村(社区)晒成绩、受检验。对多次亲身带动群众一起干的村(社区)干部进行了表扬,对当“甩手掌柜”的部分干部进行了批评,营造了各村(社区)之间“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有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