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里分享某宝店铺和产品链接始终是一串乱码,如果要给朋友分享一段15秒的抖音,则需先将视频保存至本地,再通过微信上传分享。
一道道一言难尽的“围墙”,或许很快迎来解决方案。9月11日,有媒体曝出,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于日前组织召开了一场“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参会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陌陌、360、网易等。
根据媒体描述,监管部门会同企业举行的这场会议更像是一次闭门会。不管低调推进还是大张旗鼓,从维护用户合法利益的角度看,监管部门此举意在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
反垄断的大背景下,外界的焦点在于,那些身居头部的互联网巨头,能否解除封禁真正打通,若能打通,平台之间的权责划分如何与时俱进,以充分保障用户的权益。
去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这份指南切中互联网经济里诸多被诟病的问题,如VIE架构交易的反垄断申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中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算法的精准“算计”等。
回顾过往,当互联网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们一方面开始了横向的无边界扩张,一边又对自己的领域严加防守,限制外来者,也间接限制了竞争和创新。
在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争斗中,大厂之间彼此互相“封杀”“站队”时常发生。从PC互联网时代的老对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玩家,无论是谁与谁之间的摩擦都不胜枚举。
天下苦“二选一”久矣。互联网成功的密钥本是用开放颠覆传统。这样的颠覆不是破坏,更不是摧毁,而是用互联网技术拆除围墙,打破壁垒。在开放的前提下,打破既有次序的边界,进行行业的重塑,这是互联网公司普遍的成长路径。
如今在保护平台经济发展和反垄断之间,随着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得不寻找新的平衡。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公司大爆发,一方面带来空前的行业革新,社会资源重新分配,一方面也日渐显露出因市场利益格局固化而产生的负面效应。而这种负面效应,最终会抑制创新,侵害消费者利益。
在巨大的流量蛋糕面前,拆除围墙,看似简单的一小步,对于多年来激烈斗争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却有实质性的突破。这意味着平台反垄断正从量变走向质变,流量资源在某一生态内闭环流转和变现的商业模式行不通了。
不开放,不是互联网。而相对于在外部力量要求下的被动打开,主动开放生态或许对彼此才是双赢的选择。
(作者:陶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