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本周,一则69岁独居老太杠杆炒股爆仓倒欠中信建投逾千万债务的裁判文书在市场引发强烈关注。

据判决书显示,广州一69岁的独居老太加杠杆炒股,中信建投证券授信6600万元的两融额度,后老人未按要求补仓,账户被中信建投强平。强平之后,老人还欠中信建投证券逾1000万元。当前,围绕欠款的追缴问题,这位老人已经与中信建投打了多次官司。

其中,2019年5月,北京仲裁委员会一审裁决显示,老人需向中信建投偿还融资本金1026.4万元和逾期利息35万元。随后,中信建投申请强制执行未果。2021年12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维持原判。

针对网友质疑的中信建投两融业务是否合规等疑问,昨日夜间,中信建投紧急回应称,中信建投于2017年3月与有关媒体报道提及的苏某甫(以下简称“该客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公司严格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监管规则对其进行了尽职调查,该客户交易经验、交易资产、诚信状况、风险评估结果等均符合融资融券准入条件。

该客户信用账户于2018年2月跌破合同约定追保线且未能及时补充担保物,经强制平仓后未能抵偿全部债权。为保障公司资产安全,维护股东权益,公司依法向相关司法机关主张债权,本案现处于执行过程中。

(图片来源:中信建投)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日益活跃,以两融业务为代表的券商信用业务也逐渐升温。据Chioce数据显示,自2021年7月中旬以来,A股两融余额一直保持在1.8万亿元以上。而进入2022年以来,A股每日两融交易额更是保持在700亿元以上,占A股成交额比例始终维持在7%之上。

不过,在2020年之前,因券商违规开展两融以及股权质押等信用业务,由此所引发的风险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统计资料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三季度,仅上市券商便计提了高达546亿元信用减值准备。多家券商都曾因上述业务而引发经济纠纷,且多为股民无法偿还融资炒股后的巨大亏损,由此也导致券商大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严重侵蚀了券商的净利润。

其中,2019年到2020年成为券商信用减值计提高峰期,两年合计计提505亿元,而随着前期风险的大幅出清,券商此前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才算基本清理完毕,至2021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的信用减值损失累计数下降至41.15亿元。

为更好加强券商两融业务风险管理,近日,在中证协融资融券业务委员会召开了券商两融业务风险管理专题讨论会上,并于日前向券商行业内部下发了《融资融券风险管理及信用减值计量建议》中指出,建议一方面强化交易的动态管控,细化持仓集中度及波动率监测;另一方面需不断完善客户征信授信、维持担保品结构合理,切实防范违约风险尤其是大额损失发生。

头图来源:图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