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展就离不开科技,谈科技就离不开人才。近日,环翠区组织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泓方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昕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山东众志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山东捷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进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五所在京高校。企业家们与高校专家面对面交流,拓思路、解难题。

执经叩问企业带着“任务”分赴高校

校企对接,务求精准。区科技局围绕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环节,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与老板聊、与技术总监聊、与一线工人聊。从企业发展方向、制衡因素,到生产中的技术细节,深挖企业创新需求。再按需索骥,对接相关高校的专家和研发团队,精准引才、有的放矢。这次赴京的每一家企业都带着明确的需求和任务,直奔高校看成果、看实验室。“为了节约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我们提前对接高校并安排好时间。企业哪天有项目要对接,就哪天参加。”环翠区首高科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说。


(资料图)

在北京科技大学,威海泓方金属分别与陈树海教授团队、刘雪峰教授深入探讨了钛钢焊接、金属板材成形方面的前沿技术。董事长邹豪杰直言这次的对接既为他解决眼前产品生产缺陷的难点,又让他看到了未来通过轻污染轻危险性的新技术代替传统工艺的方向。

技术为媒引入专业机构服务企业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环翠区先后与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共建环翠区首高科技术转移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约设立了大连理工大学威海产学研服务中心,与山东省科学院共建了威海创新服务中心,以此为纽带将北京33所高校、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家、成果与环翠企业技术需求及产业发展紧密捆绑、精准对接,搭建了以北京、大连、济南为中心,以环翠为“试验场”的资源匹配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助力企业与高校实现线上线下精准对接,高效利用名校资源,深入摸排企业技术难题。

“外脑”智库高校资源高效利用

2020年,在区科技局与环翠区首高科技术转移中心的共同牵引下,威海泓方金属与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志跃教授合作,经过近三年的研发,成功解决了爆炸焊接成功率低的问题。技术的突破推动企业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直接推动该类产品销售额由2000余万元上升到8000多万元,增长了近4倍。刘志跃教授不单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在企业产品线方向、战略发展等多方位提供指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深度顾问。

威海广泰与哈工大(威海)联合筹建的“山东省空港地面设备技术创新中心”结出硕果——年内将推出空港设备行业颠覆式创新的“局域重载智能化底盘”产品样机。“只需在‘通用底盘’加装功能模块,就能变身成拥有不同功能的空港设备。项目投产后,不仅能节省产品生产成本以及机场运营和维护成本,更有助于大幅提升空港设备智能化水平。”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魏义礼介绍,企业2022年的科技研发投入达8.6%。威海广泰研发生产的空港地面设备产品达34个系列144种型号,能为一架飞机配齐所有地面设备,是全球空港地面设备品种齐全的供应商。

钓具产业是威海重要产业之一,推动产业向专业协作化、高端智能化、绿色环保化发展,成为威海近年发展的主攻方向。而钓竿制造环节中的导环缠绕固定工序目前需要熟练工人精细化操作才能实现,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占比高,且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较高、招工难。省科学院自动化所与威海冠羽体育合作的钓竿导环自动柔性缠绕加工生产自动化设备,实现钓竿的自动定位、导环的自动放置、PE线自动缠绕、线头自动焊接等功能,将为企业导环缠绕固定工序减少50%的人员、效率提高一倍,对解决渔具行业共性问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发展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近年来,环翠区通过与高校合作共建技术转移机构深入挖掘企业需求100余项,年均开展产学研合作40项以上且逐年递增,累计合作金额1.5亿元,为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多样路径。同时,环翠区也为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了20%的政策扶持,进一步解决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后顾之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