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8条诚信提醒:拒绝学术评议中“跨界”“挂名”“一言堂”行为。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连续第六年发布诚信提醒,倡导学术诚信行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以学术为业,穷天地规律,格人伦物理,理应做到一切从事实出发。近年来,各领域学术研究取得进步,学术诚信问题也愈发突出。去年9月,科技部联合22部门发布《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明确8类科研失信行为,其中就涉及评议意见和审查批准。今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曾提出“24个不准”,狠纠科研评审“打招呼”行为。此次中科院发布的诚信提醒聚焦学术评议这一流程中的诚信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学术评议本身带有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是人才选拔和成果激励的关键渠道,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术生产体系。选用以公,赏刑以信,则谁不尽力;“人情”当道,“权威”横行,免不了误入歧途。有人拉帮结派,通过“打招呼”获取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和荣誉,旁人又怎能坐得住“冷板凳”,出得了真成果?不论质量论声量,不求人才求钱财,这样的风气要不得。

评议的过程,是思考探讨的过程,也是权衡和辩论的过程。真理越辩越明,规律越理越清,没有基于专业背景的充分交流,自然出不来有创新性、经得起检验的成果。即使手握再出色的学术成果,也难免害怕评议人的“几句话”:怕“外行话”,评议专家随意跨界,在陌生领域随意发表意见;怕“一句话”,评议组长或是学科带头人将评议搞成了“一言堂”,压制不同意见;怕“不说话”,挂名专家敷衍塞责,人不到场,谈何建设性意见;更怕“说瞎话”,先入为主搞歧视,无视文章质量只论个人喜好。中科院的8条提醒中,正是从这些细节之处出发,给评议过程列标准,确保真才实学脱颖而出。

说到底,当前学术评议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大多离不开“权力”二字,不论是主动利用话语权寻租,还是被动盲从,都不利于健康学术生态的构建。有评议专家利用权力拖延评议时间、剽窃学术成果,借权威地位透露评议结果、获取不正当利益,或是几位“前辈”之间打招呼、做交易,为后辈“铺路子”,为师门“博面子”。也正是因为权力缺乏监督,导致当下学术评议中仍存在不少“灰色地带”。

越是拥有话语权,越要回归“以学术为业”的初心,回归对真理的纯粹热爱,自上而下正风气。也应清楚意识到,中科院发布的仅是针对本院人员的“提醒”,尚不具备普遍的约束效力和具体的裁量标准;自然科学追求客观真实,人文社科的评价体系也要经得起考验。也期待一连串信号能带动学术审查和监督机制的更大进步,让学术评议更为公开透明。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