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正式迎来了第31家消费金融公司。
(资料图)
5月31日晚间,建设银行披露《关于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下称“公告”)称,近日该行收到监管的开业批复,控股子公司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消金”)已获准开业。建信消金也成为了中银消金、中邮消金后,又一国有大行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
“大行入局,一方面带动了行业天花板提升,另一方面,对行业合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大行纷纷加入,也说明消费金融行业的地位提升了,不再仅仅是银行业务的补充。
建设银行持股83.33%
根据开业批复,建信消金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亿元,由建设银行、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其中,建设银行持股比例为83.33%。
经营范围方面,建信消金获准经营以下人民币业务:(一)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二)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三)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四)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五)境内同业拆借;(六)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七)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八)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公告称,下一步,建设银行将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要求严格履行有关程序,推动建信消金尽快开业运营。
建信消金的设立计划可以追溯到4年前。2019年6月20日,建设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消费金融子公司的议案》,同意该行出资不超过60亿元,与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9月27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获批筹建建信消金,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2亿元,将作为建设银行所属一级控股子公司管理。其中,建设银行拟出资人民币60亿元,持股比例为83.33%;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拟出资人民币8亿元,持股比例为11.11%;王府井集团拟出资人民币4亿元,持股比例为5.56%。
目前,国内共有30家开业经营的消费金融公司。自2021年以来,一直未有新设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只有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等机构通过并购方式获得消费金融牌照,而此次建信消金获准开业,有望成为第31家开业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建信消金具有经营杠杆,72亿元的注册资本在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名仅次于蚂蚁消金和招联消金,战略意图非常明显,未来预计业务规模将快速上升,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的一只主力军。
他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除了技术层面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业绩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家国有大行入局消费金融
建设银行入局消费金融行业,也意味着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建设银行具备零售业务基因,信用卡客户总量、贷款规模、分期交易额、分期贷款、分期收入等指标均名列前茅,旗下消费金融公司可依靠母行的低成本资金、大量个人客户抢占市场,打破消金行业现有格局。
“随着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未来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后来者强势冲击,头部消费金融公司能否持续保持行业地位需拭目以待。”王蓬博建议,预计未来建信消金除了在建设银行相关场景布局之外,也会加强同其他股东方的合作,向其他重要消费场景和平台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建信消金公司是中银消金、中邮消金后,又一国有大行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
其中,中银消金和中邮消金,业绩表现均位于30家消费金融公司前列。
此外,另有国有大行在2016年就试图和一物流巨头合作尝试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可见消费金融牌照吸引力巨大。
于百程表示,国有大行本身能在全国开展消费信贷、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利用母行海量用户和生态,雄厚和低成本的资金实力等优势,加上消费金融公司独立主体的灵活性和激励性,进一步丰富消费金融业务范围和生态,对银行自身的消费金融业务也有所协同。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也表示,未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将延续“强者愈强”的特征,在获客能力、场景建设、生态打造等重点领域持续作出探索尝试,将消费金融业务与股东银行的零售业务充分融合,形成强有力的协同作用,共同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水平及能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