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昨日,青岛市政府召开主题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据了解,青岛主动将知识产权工作嵌入新发展格局,精准有效科学强化监管,用心用情用力优化服务,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岛专利创造量质齐升
“我市突出知识产权质量导向,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积极性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据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善武介绍,2021年,青岛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0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72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6.8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95件,均居山东省首位。在第22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青岛共获3项金奖、17项优秀奖,列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市市场监管局获得优秀组织奖。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39.15万件;每百户企业拥有注册商标53.7件。驰名商标总量达152件,列全省第一位。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到4939件,居全国前列。
致力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青岛致力于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打造创新生态体系。在主导产业领域面向海尔、海信等大型企业,遴选18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专利池),引导高价值专利组合精准布局和高效运营。以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重点产业为选择方向,确定“家电用抗菌高分子材料专利导航”等20个项目为2021年度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崂山区市场监管局作为项目主体,承担了省2021年度区域产业类专利导航项目。12家单位被认定为2021年度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9家单位被认定为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试点单位。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优势企业107家。完成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总结评价;获批建设智慧家庭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标志-产品-品牌-产业”为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发挥知识产权特有作用。“胶州大白菜”获批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并推荐上报国家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2021年,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30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累计72家。
多部门构建“大保护”格局
针对知识产权,青岛市落实“严保护”标准,构建“大保护”格局,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部门众多,青岛发挥各级知识产权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加强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市打击侵权假冒相关部门协同联动。
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和“铁拳”执法行动。2021年,全系统共立案查处知识产权类违法行为533件,案值366.67万元,罚没款433.07万元;获批开展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试点建设,2021年共处理专利纠纷案件99件。
全市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2021年,青岛市辖区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5253件,审结5363件。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受理各类案件1696件,审结1497件,其中技术类案件受理853件,审结755件。“我们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积极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焕亭表示,将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发挥青岛地缘优势,审理好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积极优化半岛营商环境;深化跨域巡回审判及司法行政协作,助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完善“3D证据管理系统”,探索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互联网审判新模式,打造知识产权智慧审判“青岛经验”。
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王纪生表示,青岛市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版权相关产业体系,通过力促科技创新赋能版权保护、加强作品版权登记、加速版权产业发展、开展版权示范创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举措,推动版权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以来,全市办理作品版权登记达8000余件。在版权保护上,青岛市依法开展涉嫌侵权投诉案件调查,2021年查办版权行政处罚案件43件,成功调解版权侵权纠纷17起,达成调解协议1200余万元,有效规范了版权秩序。
青岛海关作为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执法部门,近年来通过部署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深化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专项治理、加强风险分析研判等措施,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力度,2021年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扣留措施1908批次,扣留侵权货物58.6万件,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21.3%和11.6%。“从近几年我们查发的侵权案件来看,出口环节侵犯商标权的案件占比较大,涉及专利权、著作权的比例有所上升;查获的侵权货物主要涉及纺织品、服装鞋帽和汽车配件。”青岛海关二级巡视员刘元表示。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