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看视频、迎财神、做卫生……华侨华人虽远在海外,但大年初五“破五”习俗年味不减。

“破五”是象征“送年”的春节传统习俗。大年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严守不缝纫、不洒扫等诸多礼仪禁忌,农历正月初五过后,种种禁忌即告解除,各行各业商户开张营业,生活慢慢恢复到平日状态,谓之“破五”。

在中国传统民俗里,“破五”有“赶五穷”的风俗。“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唐代韩愈《送穷文》中曾言“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因此,人们多在正月初五放爆竹、大扫除,清除从除夕夜开始留存的垃圾,以慷慨激昂之姿,将“五穷”扫出家门,驱赶不吉,祈祷新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

正月初五也有迎财神的风俗。商店开市时,敲锣打鼓、鸣放爆竹、供奉牲醴,以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正是清朝苏州人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情形;武汉归元寺每年正月初五都举行祈福接财神传统活动,动辄数万游客参与;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初五迎财神”活动已成为福州市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游队伍分为不同方阵,为沿途商铺送去“钱母”。

在饮食上,北方大部分地区通行“破五”吃饺子。在制作饺子馅时要剁得足够响,寓意将灾祸剁碎。初五包饺子也称“捏小人嘴”,因包饺子过程中需要沿边一下下捏紧,寓意新的一年能够避免小人谗言。如饺子煮破,则需说“饺子挣了”,以讨口彩、图吉利。

其他地区也各有讲究。在关中地区,“破五”吃“搅团”,将面搅成糊状食物吃下,寓意将不吉利的食物粘掉;山西部分地区流行吃刀切面,取“切五鬼”之意;江南地区吃路头糕和路头面,意在年年高兴,祝愿当地财神、路神长寿。

传统“破五”集合了多重意涵,均意在“破除”与“迎新”。华侨华人身在海外,虽因疫情无法在春节期间聚集举办隆重庆祝活动,但仍旧尽其可能坚守传统。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华侨华人纷纷转发“五路财神”图片文章,通过线上祝福,继承“迎财神”传统。

每年春节,巴西侨胞都会举办盛大庆祝活动,邀请巴西友人参加,传播中华节庆文化。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尹楚平告诉中新社记者,大年初五“破五”日,当地侨胞多与家人吃饺子、放鞭炮,这些仪式承载着他们新年吉祥如意的愿望和恭迎财神的期盼。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普遍从简,侨胞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便在初五与国内家人视频通话,传递浓浓的年味和淡淡的乡愁,之后便继续投身日常工作。”尹楚平说。

加拿大中国洪门民治党伦敦分部主委谷剑云介绍,加拿大议会在2016年通过提案,将中国春节(除夕至正月十五)定为法定节日,虽无假期,但认可了春节的文化地位。

“虽然华侨华人在春节期间照常上班上学,但仍然保留了在正月初五吃饺子、迎财神的习俗。”谷剑云说,一些华侨华人商户春节期间休业,自初四晚上开始进行迎接五路财神的礼节,隆重热烈的仪式安顿好后,正月初五一早开市营业,以图新年生意兴隆。

在德国留学的王同学表示,在国内时“破五”遵习俗吃饺子,今年条件受限,只买到汤圆以慰乡情。正处寒假期间,她将与德国朋友们一起过大年初五,打扫房屋、分享美食、观看冬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