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8元上门做一顿饭”“1分钟1元代人遛狗”……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各种上门服务蓬勃发展,范围涵盖家政、维修、家教、养宠、按摩、美容美发等众多领域,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中,其边界主要取决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
其实,上门服务并不是新鲜事。像“上门保洁”“上门维修”“上门家教”这些服务,我们一直以来也并不陌生,只是以前确实没现在这么方便。而上门服务能形成今天的规模,显然有赖于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便捷的信息交互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在居民消费潜力得到激发的同时,“上门经济”新业态也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为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就业选择。
不过,新业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上门经济”也不例外。对消费者而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标准不一、纠纷解决渠道不畅等诸多现实问题足以打消不少人尝鲜的念头。而且,上门服务意味着陌生人会进入家里并待上一段时间,由此涉及的个人隐私乃至人身财产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从业者而言,劳动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则是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上门一切顺利还好,一旦雇主“不靠谱”,或者双方产生纠纷,那劳动者要应对的很可能就是无休止的“扯皮”。
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规范的缺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建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针对“上门经济”的难点痛点,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行业标准,补齐监管短板,这是“上门经济”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上门服务平台和各经营主体的制度性监管,倒逼行业自律。上门服务平台也要履行好管理责任。例如,健全交易合同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制度,完善投诉及评价机制,强化专业技能和心理资质培训等。特别是在上门服务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和行业准入资质的审核把关上,各方要形成制度合力。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规范是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基础。和其他众多新业态一样,唯有实现规范发展而不是野蛮生长,“上门经济”才能有长久的活力和光明的未来,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责编:白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