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扩种增产,有助于提振大豆自给率。农民也通过实际行动,力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在‘利国’的同时,一定要做到‘利民’。要务必防止出现‘谁支持国家政策,谁吃亏’的情况。”

日前,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黑龙江省农投集团首席战略官张利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关资料图)

始于2019年的第二轮大豆振兴计划,至今已有四年。2022年,国产大豆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创下历史新高,种大豆农民的口袋却并没有鼓起来,反倒因为大豆价格持续走低而面临“少挣钱”,或“种大豆不如种玉米挣钱”的尴尬。

在此背景下,2023年1月,农业农村部就大豆、油料提出了“再扩种1000万亩以上”的新目标。2月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全力稳住大豆面积”。会议强调,“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其中,包括“加大大豆种植支持力度,着力缩小大豆玉米种植收益差,千方百计稳住净作大豆”。

张利晨称,在重视“种”的同时,更要重视“卖”。否则,很容易损害农民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工企业犹如血液中的红细胞,是保障大豆产业链整个有机体健康运行的关键。政府应鼓励加工企业多发挥作用。

他还提到,本轮大豆振兴,包括2023年的扩种,仍以非转基因的食用大豆为主。“中国是世界大豆原产国,要珍惜国产大豆特色优势,持续拓展食用大豆领域的消费潜力,与进口饲用大豆进行差异化‘豆’争。”他说。

国产大豆真正缺的是国际竞争力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估计,近年来,中国大豆年消费量约1.1亿吨。其中,85%以上用于压榨消费,主要满足饲用和油用需要,以进口大豆为主;不到15%用于豆制品、蛋白粉等食用消费,约1400万吨,基本以国产大豆为主。

本轮大豆振兴这4年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每年的国产大豆都能充分满足城乡居民食用消费需要。即便是产量最低的2021年,亦有240万吨剩余。换句话说,在食用方面,国产大豆能够保证自给;在饲用方面,中国严重依赖进口。

因此,官方所谓“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推动提升饲用大豆自给率”。

事实上,尽管官方提出过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甚至在未来可能会提出更高目标,大豆自给率却并没有明确目标。业内人士基本都认为,国内不太可能实现大豆基本自给,将来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要依赖进口。

对于大豆自给率去年一下子提升3个百分点,张利晨称,业内大可不必过度兴奋,大豆单产低、国土资源有限的客观现实,决定着大豆自给率必然会面临天花板。

具体来说,一是虽然国内市场对大豆需求激增,但大豆单产提升极为缓慢,又由于大豆单产仅相当于玉米和小麦的三分之一、稻谷的四分之一,以及比较收益不及玉米等竞争性作物,农民更愿意拿好的耕地去种植效益更高的作物;二是国内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作为非主粮的大豆,势必无法获取足够的耕地资源。

以2022年为例,中国大豆总消费(国产+进口)为11136.6万吨,单产为132公斤/亩。若需求全部由国内生产来满足,需要耕地8.44亿亩。扣去已种植的1.54亿亩,仍需6.9亿亩。

最近一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约19.18亿亩。再拿出将近7亿亩来种植只能一年一熟的大豆,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由于进口大豆在压榨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国产大豆在压榨领域与进口大豆竞争已经全面处于劣势,更直接地说,我国大豆真正缺的,与其说是数量,倒不如说是国际竞争力。

其实,国产大豆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的背后,不可否认,肯定与种子有关,但这并不绝对。业内人士也认为,国内大豆行业不宜妄自菲薄,而是要敢于正视真正的问题。

从单产来看,虽然国内大豆平均单产只有130公斤/亩左右,远低于美国、巴西等国家,但2022年大豆“个十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创造了多项高产典型。

比如,寒地旱作条件下,东北地区大豆单产新纪录为341.6公斤/亩;比如,黄淮海地区大豆高产新纪录为368.26公斤/亩;再比如,高温干旱条件下,南方地区大豆单产新纪录为336.05公斤/亩。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2022年11月召开的行业大会上称,2022年黑龙江垦区部分地区大豆平均亩产超过450斤,而美国大豆平均亩产量为350~370斤。

所谓的真正问题,包括土地成本高、东北大豆种植区域积温低等。在地租方面,大豆种植者在中国需承担连年上涨的地租,而国外农场主基本不存在地租问题,这直接导致大豆生产成本高于国外。在积温方面,中国东北地区大豆主产区与美国大豆种植带相比,积温条件接近,大豆产量相差不大。然而,由于玉米单产高,经济效益好,东北地区的农民更倾向于种玉米,大豆只能种在积温较低的地区。黑龙江有六个积温带,低积温带的光热条件先天不足,大豆产量不高,会直接拉低单产水平。

让自给率提振具有可持续性

国内2022年的大豆产量超出预期,然而受下游消费偏弱影响,新季大豆收购价高开低走,造成“大豆丰产,豆农却不丰收”。

针对当前的大豆振兴,张利晨认为,实现大豆扩种目标,若完全靠市场的话,难度很大。既然是“政策调结构”,就应该匹配“政策卖粮食”。从理论上来讲,国家提出扩种任务,农户积极响应政策。待大豆销售之际,政府就应该提前考虑如何调动加工企业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或研究保护豆农的兜底政策,确保农户种大豆的收益,这是权责统一的表现。否则,就容易出现“谁听话,谁吃亏”的现象,这不利于持续提振大豆自给率。

那么,是否又要启动实施大豆收储政策呢?

事实上,中国已经用5年时间验证过不太可能再回到“大豆收储时代”。2008年至2013年,国内启动过大豆收储政策。当时的想法是“保护国产大豆,保护豆农的利益”,结果出现了“国产大豆进粮库、进口大豆进市场”的被动局面。这是因为,大豆收储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进一步倒挂,企业采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进一步下降,国产大豆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

2014年以来,中国取消东北地区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大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机制逐步完善,大豆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农民种植大豆的基本收益通过补贴、保险来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热衷于进口大豆不仅因国内总量缺口有关,也与进口企业资金成本低有关。

张利晨解释称,沿海大豆加工企业使用信用证进口大豆,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企业不必支付货款即可采购大豆进行加工,销售产品回收的资金还可以继续投入生产运营,直到信用证到期时支付货款即可,这无疑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占用问题,还可利用信用证时间差,赚取资金周转收益。

对比来看,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在新豆上市之际,必须依靠银行贷款收购可供全年加工的大豆,导致大量资金沉淀,不仅降低了资金周转效率,还要支付贷款利息,导致资金成本居高不下。

为此,他建议,创新金融制度安排,借鉴进口信用证方式,让产区加工企业降低采购国产大豆的资金成本。

针对今后大豆供需形势新变化,张利晨认为,要想让大豆自给率提振具有可持续性,就要有全产业链思维,出台组合拳政策,既管“种”,更管“收”。一是出台政策调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效益比,巩固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二是通过政府储备吞吐调节,引导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更多从市场机制上想办法,从产业链发展上动脑筋。加工企业是大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补贴等手段,让其积极使用国产大豆。“既然种大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进粮库,而是为了让加工企业转化成产品,让老百姓消费,那么补贴消费端的意义就远远大于补贴生产端。”他说。

与此同时,张利晨还建议,政府要统筹两个“两个市场”,一是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二是食用大豆与饲用大豆两个市场。

关于前者,一是通过政策支持,抹平国内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剪刀差,降低生产成本,缩小国内外差距,提高国产大豆的性价比,从根本上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围绕“良种、良田、良机、良技、良法”发力,开展大豆种子攻关,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广良机、良技、良法等,提高大豆单产和综合效益。比如,应用大豆根瘤菌剂技术,亩可增产8%以上;再比如,在黑龙江全省推广北大荒集团先进耕作方法,即便是垦区外的大豆亩产也能达到400斤,其增产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三是在巩固现有大豆进口来源的同时,战略性推进农业国际合作,推动世界更多国家地区种大豆,推进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培育壮大中国自己的国际粮商;四是引导更为合理的肉类消费结构,鼓励消费禽肉、牛羊肉,适当下调猪肉消费占比。同时,在畜禽饲料中,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从根本上降低大豆总需求;五是争夺大豆定价话语权。大连商品交易所要逐步走向国际,争取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港口设置期货交割库,摆脱国外粮商对粮源的控制,努力影响全球大豆交易市场,争取掌握全球大豆定价权等。

至于食用大豆与饲用大豆两个市场,面对有相当一部分进口大豆直接进入餐饮市场,挤占国产大豆市场份额的状况,要鼓励那些希望走高端路线满足相关人群需求的加工企业,发挥国产大豆优势,积极拓展消费新空间。

比如,2022年8月,中国供销粮油黑龙江公司拟在黑龙江绥化市绥棱县投资建设非转基因大豆饲料原料加工及配套仓储项目,就是将利用主产区优质大豆粮源优势,加工非转基因热榨豆饼等产品,作为国内外高端饲料及宠物饲料的蛋白原料,项目建成后可年加工40多万吨非转基因大豆,成为黑龙江省排名第一的非转基因大豆饲料原料企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