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


(资料图)

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能源电子企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介绍,立足于时代背景和产业发展趋势,《指导意见》突出“光储端信”融合发展、注重方向引领、强化供给能力提升、注重培育环境。一是突出融合发展;二是注重方向引领;三是提升供给能力;四是注重培育环境。

《指导意见》旨在依托我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产业竞争优势,从供给侧入手、在制造端发力、以硬科技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快推动能源电子各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指导意见》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一是从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等方面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

二是从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及技术、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产品等方面提升供给能力。

三是从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支持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等方面支持重点终端市场应用。

四是从发展面向新能源的关键信息技术、促进智能制造和运维管理等方面推动关键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

五是从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做好安全风险防范等方面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是从加快国际合作步伐、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等方面着力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