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进口产品在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医疗设备也不例外。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超90%的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特别是CT、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高昂的费用也让一些基层医院不得不放弃医疗设备的引进。尽管一些国产医疗设备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但从“造”到“用”仍待加速。

磁共振“大脑”难题被突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有这样一台磁共振设备正在运转:圆角的机身让设备看起来略微有些“萌”,可升降的床体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需求,头部线圈里“暗藏”的小镜子让人在设备里也能感知外界。

这是国内首款实现了磁体、梯度、射频等所有核心部件的全部自主研发设计的准3T磁共振设备,由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历时6年自主研发,特别是首次搭载了国产分布式光纤谱仪,这相当于掌握了磁共振设备的“大脑”。

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副组长范国光教授介绍,这是该院使用的第二台国产磁共振设备,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能让患者在做检查时感到舒适放松,特有的AI技术和电子显示屏,使得操作者不用前去操作间就能确认机器是否良好运行、患者身份是否准确等。

“由于设备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还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以往一些设备仅头部扫描就要半个小时,现在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一天做100多位患者很轻松。”范国光说。

一直以来,磁共振因涉及的学科门类繁杂、制造难度大被业界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医疗装备之一,长期被西门子、飞利浦、GE等国外企业垄断。由于起步较晚,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研发和积累方面,仍与进口品牌有差距,如磁共振谱仪等一些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谱仪相当于磁共振设备的‘大脑’,负责磁共振成像信号的激发、编码、采集和重建等诸多任务。”东软医疗磁共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李英飒介绍,“这次我们自主研发了光纤分布式谱仪,使磁共振成像更加精准,并搭载开放的无界平台,能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独立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科技攻关对于强化医疗安全意义重大。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长征医院影像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等专家表示,民族企业要想和国外的同类品牌在同样的平台上竞争,就要实现最大程度的自主。“从国外进口时要考虑和国产设备的兼容性,否则一旦国外供应商断供或者停止更新,我们用的时候就会失去独立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也指出,我国要开展产业基础攻关行动,到2025年,实现磁共振高场强磁体、低温线圈、多核谱仪等关键零部件的攻关。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持续发力但仍存不足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从4435亿元增长至96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7%。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0亿元。同时产业集聚效应也已显现,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产业集聚区。

为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国产自主品牌创新研发,各地采购文件中亦相继提出限制进口采购、鼓励采购国产设备的要求。

范国光表示,得益于这些政策,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在中低端医学影像设备细分领域中取得较大突破,像东软医疗、联影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企业正逐步参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竞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新武也表示,国产化的医疗设备在运行中能够使用自己的数据库和模型,这也更加符合本国人群的特色,在辅助医生进行日常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创新仍滞后于其他行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教授杨杰孚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目前各大三甲医院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约80%的CT机、90%的超声波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等都是进口产品。

进口设备昂贵,势必导致医院成本转移在患者身上,这也是造成百姓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外国高端医疗设备的过度依赖意味着我国医疗卫生发展要看国外眼色,在关键时刻可能遭遇扼喉之痛。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也困扰国产医疗企业进行创新研发。一些企业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把焦点投入到开发时间短、见效快的仿制品种上或中低端产品上。这也导致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占有率低、核心部件国产化程度仍显不足。

以磁共振设备为例,东软医疗副总裁兼磁共振产品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徐勤介绍,突破核心技术难点一方面在于磁共振设备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大量复合型和专业性人才;一方面在于企业需要长期大量的研发投入,体量小的企业难以支撑。

据了解,自2017年起,东软医疗有超百人团队攻关磁共振系列核心技术,仅在谱仪这一核心部件研发投入就超2亿元。而另一核心部件超导磁体因为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连续进行了多次迭代才得以成功,而每次迭代都意味着一台价值超百万的样机宣布报废。

此外,国产医疗设备在注册审批、推广应用等方面也面临一些“隐形门槛”。有企业表示,产品在医院采购中往往处于弱势,医院还未试用就觉得产品技术不过关,很难打开国内市场。

整合资源加强应用让国产医疗设备“造得出”“用得上”

尽管我国在医疗设备国产化方面持续发力,突破很多技术封锁,但从“造得出”向“用得上”方面过渡仍需要时间。特别是我国地域广、人口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基层医疗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仍存在,如何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备受关注。

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卫生服务。这也表明在加速国产化的基础上,未来市县将获得大量优势医疗资源,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也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比如根据不同区域的人群特点、常见病等,把设备进行差异化改造,使其更符合乡镇基层的需求,也能有效降低就医成本。”马新武表示,未来高端医疗设备发展应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应用,实现整体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并借助远程医疗,实现各种检查和检验结果互认,方便群众就医。

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运营官韩东龙表示,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才能保证产品实现快速发展,在医学影像设备主流高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并在基层医院实行覆盖。

同时,范国光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从生产、研发、准入、应用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向国产设备倾斜,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导地位,加速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

在突破“卡脖子”问题方面,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更好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相关资源,促进整条产业链都能得到发展,全面攻克核心技术,才能做出与进口品牌相竞争的产品。”马新武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内容